简单·阻生致第二磨牙牙根吸收

2020/12/24 初诊
主诉:右上后牙腭侧长有大包,数日
现病史:右上后牙长期反复肿痛不适,肿胀时有咸味液体流出,肿包会自己消退。但近期肿胀大包,自行消炎无效,随来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拔牙禁忌。

检查:17、18 腭侧牙龈乳头处肿胀大包,扪诊(++),有波动感,叩(+-),松(++),冷(-)
17 松动Ⅲ°,叩(-),牙龈萎缩,深牙周袋,可探及腭侧根尖1/3处
腭侧肿胀范围扩大至16远中 ,止于16 近中




辅助检查:CBCT 见18 水平横卧在17 根分叉处,18 根尖延伸至16腭侧根尖处
17 根分叉烧瓶状暗影
上颌窦底黏膜增厚、鼓包
诊断:18 阻生齿
17 慢性根尖周脓肿急性发作
慢行上颌窦炎
治疗:急性期引流,症状缓解后拔除17 18 ,并同期17 植入骨粉骨膜,行位点保留,待后期种植修复。
Rx:17 腭侧脓肿切开引流,冲洗后置引流条,配合口服抗生素
2020/12/28 复诊
主诉:后牙肿包消退
检查:17 16 腭侧肿胀消退,龈(-),16 叩(-)、松(-),电活力测试正常;17 叩(+-)、松1°、冷热诊无反应、电测无反应
诊断:17 死髓牙
Rx:17、18 局麻下拔除,不翻瓣,冲洗清创,颊腭侧骨板复位,填入自体骨与骨粉混合物,覆盖骨膜,置PRF膜,黏膜减张,缝合关窗,常规医嘱,自行抗炎治疗。






复盘反思:1 是否尝试保留17?
2 位点保留的必要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