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康复心得(二)

发布于 2021-04-13 · 浏览 3864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康复的核心是训练。那怎么训练呢?

一说到训练,大家想到的大概是超量恢复吧。适应理论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这两个理论都是基于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提出的,对于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并不能很好的适应。

这里我构思一个适态变化理论。

适态是人体功能达到的一种适应目的的功能状态。适态是一个范围。

我粗略的将适态分为5种,每个人基本上都会有这5种适态。息整适态,缓动适态,工作适态,速动适态,极限适态。这是从运动形式上分的。

息整适态是指人休息调整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们可以得到恢复。体现人体关节、肌肉、韧带等自然状态下的相对功能性。息整状态范围变小或缺失,人们就很难通过休息进行恢复。脊柱炎,肩周炎等疾病的进展阶段,息整适态是缺失的。

缓动适态是人体在进行缓慢运动过程中的适态,是张力耐力的体现。可以分为维持性的姿势适态,与精确性的精度适态。

速动适态是人体在进行快速运动过程中的适态,是肌力,与条件反射的体现。

极限适态是人体功能极限下的适态,是体能极值的体现,包括最大力,最快速度,最快反应速度,最长持续时间等。

此外还有一个工作适态,工作适态是人日常生活工作中,面对不同任务,训练出来的对应的适态。这种适态是有目的的截取上面四种适态中特殊阶段拼接强化形成的。没有固定的形态。

人的运动训练都是有相应的目的的,所以训练过程都会都会有一个预期模板,这个预期是一个理想适态,我们的训练是向着这个预期的理想适态靠近的,所以叫适态变化。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864

5 32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