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药也开始做溶出啦!转载…】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发布于 2021-04-13 · 浏览 2676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改版后只能上传6张图片,全文详见附件……)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近期,CDE发布了《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令人欣喜的是,针对提取的单一成份或提取物制成的制剂,引入了“溶出度对比研究”,甚至提出“必要时应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要求。这完全是西药思路,也是中药界最崭新的课题,可见起草者充分意识到溶出重要性,为之点赞(还好,没要求杂质谱比对研究)。

   由此本人想到,迄今为止唯一制定溶出度检查项的中药品种 —— 水飞蓟素胶囊。据悉,该品种国产品生物利用度低、临床疗效不佳,德国马博士大药厂从我国购买提取物后,通过制剂手段极大地改善了相关主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再返销回来,并在《进口质量标准》中“自信勇敢地”制定了溶出度检查项,以彰显品质的卓越性能。具体如下:桨板法/100转、pH7.5介质、45min、限度75%。目标检测物为各异构体含量和 —— 包含水飞蓟宾、异构水飞蓟宾、水飞蓟泞和水飞蓟汀四个成分(均有对照品)。

   如此,属于上述类别变更的中药企业需购买溶出仪、开展溶出曲线研究了。其中,获得科学合理溶出曲线的溶出方法制定 和 选择哪个(些)主成分作为目标待测物 将成为最大挑战,期待具体案例的出现……

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pdf (618 KB)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676

6 12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