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RPA检测技术干货分享——在实验室里需要注意的那些事(二)

发布于 2021-04-12 · IP 江苏江苏
2110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前些天分享了关于核酸扩增检测中的一些试剂污染的注意事项,这次来继续谈谈有关污染的第二个问题——扩增产物污染。

造成核酸扩增的主要污染源就是扩增产物污染。通常,核酸经过扩增后,扩增产物的拷贝数会非常大,一般为1013拷贝/ml,远远高于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因此,极微量的扩增产物,就可以造成假阳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大家都常见的,公开信息可查询到的注意事项,在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来谈谈在以往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心得和体会。

1.分区!分区!分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通常在较规范的实验室,都是有标准的四间房来分区,即试剂配制区、样本处理区、扩增区和产物检测区,并且有相应的空气系统来防止四个区之间的空气的流动。但对于一般的实验室来说,都不具备这种条件,但是最基本要求也要在物理上实现至少两个分区,即试剂配制区和扩增区,如果需要开盖检测,则最好在另外一个区域进行。

2.开盖后要特别注意

如果是要开盖检测,那就要特别注意,吸取扩增液体的移液器要专用,一定不能够再拿来去配制试剂,在这点上我们需要特别强调。开盖之后的手套、实验服等防护用品,也要专用,不要再穿戴同一套去做前面的试剂配制。

如果是不开盖检测(如实时荧光检测),则应将扩增后的产物用一次性手套收起来,把手套口扎紧,防止扩增的液体漏出。

3.扩增产物的处理

这一点容易被实验人员所忽视,很多时候实验做完了,就随手扔进垃圾桶里,这样可能会有一个潜在风险,如果发生泄漏或是其他原因,可能会沾到一些介质上,被带到试剂中,产生假阳性。部分实验人员稍不注意,戴着手套到处走,一旦沾到手套上,则会产生很严重的污染后果。

4.及时清理

实验完成后,最重要也是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实验结束后的清理工作。大部分实验室都是多人使用,偶尔发生实验人员清理不及时,被其他实验员无意间将扩增产物带到试剂配制区,污染了试剂,这种情况在污染原因排查时将十分困难。养成良好习惯,实验完成及时清理,也是防止污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定期对实验中常接触位置用酒精进行擦洗,如门把手、冰箱门把手等处,可有效规避由于没及时更换手套而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

回复16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