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镜术心得体会



十二指肠镜,顾名思义便是方便进行观测十二指肠的一种内镜,较平时所用的胃镜及肠镜等直视镜来说,十二指肠镜的镜头位于侧面(图1),基于此,十二指肠镜操作时注意事项及手法便与直视镜有很大不同。

图1:十二指肠镜镜头

图2:十二指肠镜操作柄侧视图

图3:十二指肠镜操作柄俯视图

图4:十二指肠镜头端图

图5:抬钳器抬起状态

图6:抬钳器松开状态
首先,要想学好十二指肠镜技术,必须了解十二指肠镜的基本构造。
图2中从上到下依次为小螺旋、大螺旋、抬钳器。
十二指肠镜因其特殊的头端构造及镜身教胃镜粗、硬,要求操作者操作时动作轻柔,循腔进境。当然,这个所谓的腔是操作者心中的腔,因为侧视镜头在进境时最多能看见半个腔,若依照直视镜看见全腔进境,则势必会导致消化道的损伤。
1.准备
安装镜子后,选择合适的先端帽,十二指肠镜常规有两种型号,即JF(3.7mm钳道)、TJF(4.2mm钳道),所以要根据镜子型号来选择合适的先端帽,即JF搭配411先端帽,TJF搭配311先端帽;安装先端帽时应以正确的手法进行操作,以避免错误安装先端帽后导致一系列麻烦及不良后果。如先端帽边缘遮挡镜头视野、先端帽边缘妨碍抬钳器的活动、操作过程中先端帽脱落等。
先端帽构造(如图7,8),安装时将其内部缺口与镜子头部尖端突出部对合,随后将镜头插入先端帽内,随后轻轻逆时针旋转,待手中旋转的先端帽出现“落空感”,即安装成功,此时再检查抬钳器活动度,镜头边缘无遮挡,无法向上拔出先端帽。然后常规测试镜子送气(以消毒碗内气泡大约一个硬币大小为宜)送水。

图7:先端帽内部构造

图8:先端帽侧视图
2.进境
上面说到十二指肠镜为侧视镜,笔者将进境这个过程比作开车,上消化道比作道路,那么操作胃镜这样的直视镜时就相当于坐在驾驶座上开车,而操作十二指肠镜便相当于坐在乘客的从客窗向外看着开车,道路不变,但观测的视角变了,所以熟练操作胃镜能够为学好十二指肠镜提供扎实的基础。
接受十二指肠镜检查者大部分采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面部向左侧)。
进境时,由口咽进入食管入口为第一个操作关键点。左手持握内镜操作柄,右手持握镜身,大概距镜子头端20cm左右,右手调整镜头角度,使镜面正对被检查者舌面,(这样进境时可较清晰看清口咽部结构,为我们进境提供帮助),开始进境时,当镜头到达咽后壁时,左手向下压大旋钮(即打UP),使镜子头端弯曲以便顺利通过咽后壁,通过咽后壁后,右手边慢慢进境,左手边慢慢向上轻推大旋钮(即打DOWN),幅度不要大,进境过程中当看见会厌部时(图9),此时提示即将达到食管、气管开口,继续进境,同时左手边慢慢向上轻压大旋钮(即打DOWN),以防止十二指肠镜进入气管,当进境过程中右手感到突破感,内镜屏幕上出现光滑粘膜上皮时,即进入食管。这里要注意,当十二指肠镜进入食管入口时是有阻力的,操作者进境遇到阻力不可盲目加力,可在进境时右手轻轻旋转镜身(幅度不可太大),如是非麻醉患者,可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以配合进境。
当进入食管后,可见内镜屏幕上光滑粘膜及呈纵行分布的条状血管网(图10),内镜屏幕与粘膜壁相隔一定距离,当内镜在食管内时,大小螺旋应在“零位”,保持镜子充分自由度,进境过程中内镜屏幕上不能看见食管腔,倘若操作过程中食管腔显示,此时切勿再进境,否则将会损伤食管,严重者将导致食管穿孔。

图9:十二指肠镜下会厌部

图10:食管粘膜及纵行条状血管网
当屏幕中纵行分布的血管网变为栅栏状网状血管网时(图11),提示内镜即将通过贲门,此时应慢慢进境,当看见齿状线时(图12),则提示正在通过贲门,此时操作者应谨慎操作,通过贲门后缓慢进境同时小幅度左旋,当看清胃底及胃体时,右旋镜身,使十二指肠镜沿小弯侧前行,此时送镜过程中下压大螺旋(即打UP),进境过程中可见胃黏膜皱襞呈纵行后移,当屏幕中出现胃角时(图13),此时可适当上推大旋钮(即打DOWN),使侧镜变为正视镜,观察胃窦及幽门情况,以便顺利通过幽门。
过幽门时,脑海中要清楚,十二指肠镜想往哪儿进,就需要把目标地放在镜头6点位。当你能看见幽门时进境,那是绝对进不去的,在幽门口时,将其调至镜头6点位,缓慢进境,轻压大螺旋,此时便会出现“落日征”,当看见十二指肠粘膜时,提示镜子已进入十二指肠球腔(图14)。当然,在进境过程中,通过观察胃粘膜皱襞走形也可顺利通过幽门,此法不适合初学者,一般通过多个皱襞走形及最后的汇合,判断幽门口,然后按上述方法进境。

图11:栅栏状网状血管网

图12:齿状线

图13:胃角

图14:十二指肠球腔
当十二指肠镜进入十二指肠球腔后,有些可直接看见球降结合部及降部腔,有些无法看见,当无法看见看见球降结合部及降部腔时,此时轻柔右旋镜身,往往便能将其暴露,当看见降部腔时,即边进境边右旋并下压大旋钮,在十二指肠降部进境时要注意,视野中只能看见半个管腔,进境轻柔,倘若在看见全部管腔时继续送镜,则有可能导致十二指肠肠壁穿孔。(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后,进境手法较胃镜大同小异,如之前所诉,道路一样,只是开车的人视野变化)。当视野中可看见十二指肠大乳头后(图15),此时即可拉镜。
为何要拉镜,即将胃体腔中过多弯曲的镜子拉直,这样后续操作时,镜子便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减少镜子的张力,以避免张力过大,而导致本门撕裂、十二指肠肠腔撕裂等严重并发症。
拉镜手法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做胃镜时,在十二指肠肠腔我们进到一定部位后,再进镜子,视野会后退,而我们右旋拉镜子时,视野则会前进,这是因为在胃腔中弯曲的镜身被拉直,所以镜头会向前移动,而十二指肠镜也是如此,但因十二指肠镜镜身较普通直视镜硬,所以拉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十二指肠肠壁穿孔。拉镜手法同样是右旋拉镜,但此时往往要配合小螺旋,即上推小螺旋。亦或是小螺旋上推后锁死,然后右旋拉镜。此时镜子往往会继续前进,此时应注意调整大螺旋,保证镜子沿十二指肠降部肠腔长轴移动,视野中所见为十二指肠降部半个腔。因十二指肠镜较硬,拉镜时力往往全部传导至镜头,所以拉镜时可能会导致镜头“脱落”至胃腔,但脱镜并不是绝对,拉镜时需要操作者判断,保证视野暴露半个十二指肠肠腔,并保证镜子在十二指肠肠腔中间移动,防止拉镜时镜头捅破十二指肠肠腔。当牵拉镜身,视野不再前进反而随着拉镜后退时,提示此时十二指肠镜身已拉直,此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充分暴露十二指肠乳头(图16)。

图15:十二指肠乳头

图16:十二指肠乳头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