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三角美图详解

颈部在前外侧表现出有些像四边形的区域,上界是下颌骨( mandible) 的下缘以及自下颌角至乳突( mastoid process) 的连线,下界是锁骨的上缘,前界是前正中线,后界是斜方肌的前缘。

这个四边形的区域又被胸锁乳突肌(自胸骨和锁骨斜向乳突和枕骨)进一步分为前、后三角。这些三角及其进一步划分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主观,因为许多主要的结构如动脉、静脉、淋巴管、神经和一些器官不间断地越过它们的边界, 但是它们对于局部结构的描述是有帮助的。而且, 一些三角的细分区域更便于观察和触摸,为表面解剖和临床检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颈前三角

颈前三角的前界是颈部的正中线,后界是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底为下颌骨的下缘及至乳突的突起,尖为胸骨柄。该一角可被划分为舌骨上、下方的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又可被经过该三角的二腹肌和肩胛舌骨肌分为二腹肌三角、颏下三角、肌三角和颈动脉三角。

二腹肌三角

二腹肌三角( digaslric triangle ) 的上界是下颌骨的下缘及其伸向乳突的部分,其后下界为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前下界是二腹肌前腹。该三角被覆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深筋膜,包含有面神经和颈横皮神经的分支, 其底由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组成。
二腹肌三角的前部包含有下颌下腺。腺体的表面有面静脉、深而有面动脉。颏下动脉和下颌下动脉及神经位于下颌舌骨肌之上,下颌下淋巴结与下颌下腺有一定的关联。

二腹肌三角的后部包括腮腺的下部,颈外动脉经过茎突舌骨肌的深面, 弯过肌的上方与其浅面重叠,向上行于腮腺深面,继而进入腺体, 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位置较深, 茎突舌骨肌、茎突咽肌和舌咽神经将这些结构与颈外动脉分隔开来。

颏下三角

颏下三角(submental triangle ) 是单一的,由两侧二腹肌的前腹围成,其尖对着颏部,其基部为舌骨体,其底由两侧的下颌舌骨肌形成。该三角角内包含有淋巴结和一些小静脉( 汇合形成颈前静脉)。


肌三角

肌三角( muscular triangle) 的前界是自舌骨至胸骨的颈正中线, 下后界是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后上界是肩胛舌骨肌上腹。
该三角内包括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颈动脉三角

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 的后界是胸锁乳突肌,前下界是肩胛舌骨肌上腹( superio belly of omohyoid ) ,上界是茎突舌骨肌(stylohyoid ) 和二腹肌后腹( posterior belly of digastric) 。在活体(肥胖者除外),该三角通常表现为一小而可见的三角形凹陷,有时在头和颈椎轻微伸展且头向对侧旋转时最易看到。
颈动脉三角被覆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深筋膜, 包括面神经和颈横神经的分支,舌骨形成其前角和相邻的底。该三角的定位可通过简单的观察和触摸确定,部分甲状舌骨肌、舌骨舌肌、咽下缩肌、咽中缩肌形成三角的底。

颈动脉三角包括颈总动脉的上部及其分支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被胸锁乳突肌的前缘覆盖,首先行向前内,接着走在颈内动脉的前面。

在颈动脉三角内可见颈外动脉的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舌动脉行向前方并向上形成一个特征性的环,面动脉行向前上方,枕动脉行向后上方,咽升动脉行于颈内动脉的内侧,指诊时可触及动脉的搏动。
甲状腺上静脉、舌静脉、面静脉、咽升静脉,亦或枕静脉与相应的颈外动脉分支相伴行,这些静脉均注入颈内静脉。

舌下神经越过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绕着枕动脉胸锁乳突肌下支的起点,在此处颈袢的上根离开舌下神经在颈动脉鞘的前面下降。
喉上神经内支以及下方的喉返神经外支在舌骨以下位于颈外动脉的内侧。严格地讲,这个区域内的许多结构均“位于三角之外”,如颈内静脉的全部或部分、相关的颈深淋巴结、迷走神经,可能被胸锁乳突肌不同程度地掩盖着。

颈后三角

后三角( posterior triangle) 的前界是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后界是斜方肌的前缘,下界为锁骨的中1/3 部。
后三角的尖位于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和斜方肌枕部之间,常为钝尖, 因此三角成为了四边形。后三角的顶由颈深筋膜封套层形成,底由覆于头夹肌、肩胛提肌和斜角肌的椎前筋膜形成。
肩胛舌骨肌的下腹在锁骨上方约2.5cm 处经过该三角,并将其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
后三角的内容物包括脂肪、淋巴结( V级)、副神经、颈丛皮支、肩胛舌骨肌下腹、甲状颈干的分支(颈横动脉和锁骨上动脉)、锁骨下动脉的第3 段和颈外静脉。椎前肌的前群和外侧群形成后三角的底。

枕三角

枕三角( occipital tiangle) 组成后三角的上方大部,除了其下界为肩胛舌骨肌的下腹, 其他与后三角分享相同的界限。
枕三角的底自上而下由头夹肌(splenius rapitis) 、肩胛提肌( levalor scapulae) 、中斜角肌(scalenus medius) 和后斜角肌(scalenus posterior) 组成。头半棘肌偶尔出现于枕三角尖。

该三角被覆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下方的颈阔肌。
副神经穿出胸锁乳突肌,斜跨肩胛提肌向下、向后到达斜方肌的深面,其行程的表面标志为自胸锁乳突肌上、中1/3 交界处至斜方肌中、下1/3 交界处的连线。

颈丛皮支和肌支自胸锁乳突肌后缘浅出。三角的下方有锁骨上神经、颈横血管和臂丛的最上部经过。淋巴结沿胸锁乳突肌的后缘自乳突至颈根部排列。
锁骨上三角

锁骨上三角(supraclavicular triangle) 是后三角下方的小部分,除了其上界为肩胛舌骨肌,其他与后三角共享界限。在活体,该三角表现为一个明显深凹的下部,即锁骨上大窝。其底包括第1 肋、中斜角肌和前锯肌第1 个肌齿。

锁骨上三角的大小随着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在锁骨上的附着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也随着肩胛舌骨肌下腹所处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该三角被覆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颈阔肌, 有锁骨上神经经过。

恰在锁骨上方,锁骨下动脉的第3 段自前斜角肌的外侧缘弯向下外方,经第1肋骨至腋窝。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后方,常不在此三角内,但其可能与锁骨下动脉的水平相当,甚至可在前斜角肌后方与之伴行。

臂丛部分位于锁骨下动脉的上方和后方,常与动脉关系密切。当颈部侧屈、手指与臂丛干的长轴呈垂直方向滑动时,臂丛干易被触及。
当肌放松时,锁骨下动脉可被触及,可通过将动脉自锁骨后压向第1 肋骨而控制其血流。肩胛上血管在颈横动、静脉下方横行于锁骨后方。
颈外静脉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后面下行,注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接受颈横静脉、肩胛上静脉,此二静脉在锁骨下动脉第3 段的前面形成丛。偶尔,颈外静脉有一小静脉加入(自头臂静脉经过锁骨前面)。锁骨上三角内的其他结构还包括经过三角支配锁骨下肌的神经和淋巴结。

所有分享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猜你喜欢
骨科书籍免费取,坎贝尔、AO、日本骨科新标准图谱、WieSel骨科手术学等
The Unofficial Guide to Radiology
既往好帖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