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读书笔记27☞儿科常见问题汇总

发布于 2021-03-20 · 浏览 2445 · 来自 Android · IP 贵州贵州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推荐

如何鉴别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佝偻病:

1先天性甲减常有特殊面容和体征:头大颈短皮肤粗糙面色苍黄面部黏液水肿,头发稀疏无光泽等,而佝偻病患者面容正常皮肤正常有佝偻病体征

2两者均有动作发育迟缓,生长落后的表现,甲减有智能落后而佝偻病智能正常

3X线片可帮助诊断。

为什么要提倡母乳喂养?

添加辅食的意义:

1因为母乳营养丰富,生物效价高,易被婴儿利用,其质和量随着婴儿的生长和需要呈相应变化,因此是保证正常婴儿健康成长的最佳喂养方法。如氨基酸的比例适宜,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等均益于婴儿生长发育。

2母乳中还可提供不可代替的免疫成分,如溶菌酶,乳铁蛋白低聚糖,SIgA等,已在婴儿自身建立免疫功能之前保护婴儿。

3母乳喂养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有利于婴儿心理健康

4能增加母婴情感

5母乳喂养可加速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

添加辅食意义:1.6个月后,光靠奶类已经难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的需要,并随着乳牙的萌出,婴儿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谢功能也日趋完善,因此需添加辅食,为断奶做准备2.4-6个月龄是婴儿味觉敏感期适时添加不同味道的食物可促进其对味觉的感知

试述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1胆红素生成过多:原因:1胎儿血氧分压低,出生后代偿增加的红细胞大量破坏2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血红蛋白分解快3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红细胞前体较多;2血浆蛋白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4肠肝循环增加,出生时,因肠腔内有β-G醛酸苷酶,将转变为未结合胆红素,加之肠道内缺乏细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重吸收增加。

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及其严重后果: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临床分为4期:1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持续12-24h 2痊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持续12-48h。3恢复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约持续2周。4后遗症期:胆红素脑病四联症:1手足徐动2眼球运动障碍形成落日眼3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4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此外也可留有脑瘫,智力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血源选择原则及作用:1RH溶血病应选用RH系统与母亲同型、ABO血型与患儿同型的血液,紧急或找不到血源时也可选用O型血2母O型,子A或B型的ABO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液和O型红细胞的混合血,也可用抗A或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或患儿同型血3有明显贫血或心衰者,可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作用:1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2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3纠正贫血,改善耗氧防止心衰。

营养性VD缺乏佝偻病的临床表现:1初期(早期):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如易激怒,烦闷,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灯,骨骼系统可正常,血钙下降,血磷下降,碱性磷酸酶正常/稍高。2活动期(激期):6月以内婴儿,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的后部,有压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颅骨软化消失;7-8个月时,方盆样头型,即方头;出现佝偻病串珠;手足镯;1岁左右小儿鸡胸样畸形;严重者有肋膈沟/郝氏沟;严重膝内翻(O型)和膝外翻(X型);X线显示: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3恢复期:经治疗及日光照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4后遗症期:2岁后儿童多残留不同骨骼畸形

试述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体征不典型,一般为反应差,嗜睡,发热/体温不升,不吃,不哭,体重不增等症状2典型表现:1黄疸(迅速加重,消退延迟/退而复现)2肝脾大3出血倾向4休克5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等6可合并肺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

注: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445

3 77 1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