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机能不全的定义以及常见病因
相对过期妊娠而言,宫口在不到“瓜熟蒂落”时就提前开大导致流产或早产,这就是宫颈机能不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宫颈机能不全呢?
宫颈机能包括三个方面,主要的宫颈机能指的是坚硬的宫颈管维持宫颈处于“不开”的状态直到足月临产;第二个机能是指宫颈可以分泌宫颈粘液栓,像开水瓶子的塞子一样紧紧的“塞住”宫颈管,避免阴道分泌物进入宫颈管和宫腔内,从而避免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第三个机能是指宫颈在“成熟”或各种刺激下可以分泌前列腺素诱发宫缩。
宫颈机能不全指的是在足月临产前(妊娠中晚期)宫颈管自行扩张,导致羊膜囊突出和胎膜早破而流产。它是妊娠中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
一、先天性因素
子宫分为宫体和宫颈两部分,在幼年期,宫体和宫颈的大小比例为1:1,随着年龄的增大,子宫体部继续发育增大,但子宫颈部不再明显增大了。在生育期的非孕期,宫体和宫颈的长度比例大约为2:1。宫颈又分为宫颈阴道段和宫颈阴道上段,宫颈阴道段长约2.0厘米,宫颈阴道上段长约1.5-2.0厘米,整个宫颈长度大约3.5-4.0厘米,B超测定的也就是这长度。
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有多种形式,其中有一种就是先天性宫颈发育不良,表现为宫颈明显短于正常,宫颈壁明显薄于正常。正常宫颈的妊娠可以维持到足月临产前,但宫颈发育不良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因为宫颈短、宫颈壁薄而不能维持妊娠到足月。宫颈发育越差,发生流产或早产的孕周越低。
二、后天性宫颈损伤
1.多次的足月分娩
足月分娩时宫颈管同样扩张,宫颈内外口可以扩张到10厘米以上,但此时的宫颈很“成熟”了(宫颈变得非常软),一旦分娩结束,扩张的宫颈管和宫颈内外口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状态,对宫颈机能影响不大,但多次的分娩尤其时产程延长的异常分娩和分娩导致的宫颈裂伤还是对宫颈机能有所损害的。分娩次数越多,损害越重,分娩时间越长,损害越重,宫颈裂伤越重,损害越重。
2.各种清宫操作包括人流操作
人流或清宫时都必须先扩张宫颈,尤其是粗暴的操作以及用比较大的卵圆钳为小月份子宫的清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清宫包里面应该配备大、中、小的卵圆钳三把,根据不同孕周来选择不同大小的卵圆钳来清宫。
3.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一般用的是直径很小的纤维镜子(相当于扩宫棒的4号大小),对宫颈的损害不大,必要的宫腔镜检查还是应该的,但还是要严格掌握好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尽量减少宫腔镜检查的次数。
4.宫腔镜治疗
宫腔镜治疗对宫颈的损害最大。首先,宫腔镜治疗都是在非孕期操作的,此时的宫颈组织非常坚硬,强行扩张宫颈管和宫颈内外口势必导致宫颈组织内的胶原纤维断裂而严重损害宫颈机能;其次,宫腔镜治疗往往需要扩张宫颈内外口和宫颈管到2厘米以上(相当于宫颈扩张棒10号大小),这样的损害也往往难以恢复正常。
5.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孕前探宫
宫颈机能不全的特征是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宫颈管“自行”扩张,但这样的扩张也必须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存在有一定的“宫腔压力”(妊娠后随胎儿的长大,宫腔压力会越来越大)才有可能扩张,当然存在有“宫缩”就扩张的更快了。孕前宫腔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自然不会发生“宫颈管扩张”,所以说,孕前的宫颈状态不能完全反映孕后的状态。即便孕前宫颈管是“松”的,也不能完全说明孕后宫颈就一定会“松”,更不能说明孕后会“进行性扩张”,即便孕前宫颈管是“紧”的,也不能说明孕后就一定会“一直紧”,更不能说明孕后宫颈就不会“不进行性扩张”。
6.宫颈锥切
规范的宫颈锥切一般不影响宫颈机能,但不规范的宫颈“锥切”(宫颈阴道段部分切除、宫颈阴道段全部切除,甚至加上宫颈阴道上段的“挖除”)使得宫颈阴道段明显变短甚至缺如。虽然宫颈变短了不至于影响宫颈管的扩张,但宫颈变短了,羊膜囊突出的进程就加快了。更何况宫颈外口也更容易开大了。当然,必要的宫颈锥切还是应该做的,它不但能早期诊断各种宫颈的病变,还能保住不少可能需要做子宫次全或子宫全切的子宫,但一定要强调宫颈锥切的“规范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