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终有一天溶出会在国内大放异彩的!转载】探讨新药研发阶段溶出方法开发的一般思路

发布于 2021-03-09 · 浏览 4714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探讨新药研发阶段溶出方法开发的一般思路

原创 木易洋 药事纵横 2021-03-08

https://mp.weixin.qq.com/s/tfsMBoW2-5lpdfm7DMHiiw  )

       看到题目,点击进入,没想到作者在文中提到本人:简单理解,借用谢沐风老师观点,就是将原研制剂批间差异都给区分了,秉持不怀疑原研质量的出发点,这样的试验条件就是过度区分。所以,溶出方法区分力的“度”要拿捏得当才能科学理性地指导仿制制剂处方工艺开发;还是引用谢老师的话,“玩儿技术关键要实用”。

       感谢对本人的认可,为此特地联系了作者,才知晓是工作仅一年多的初出茅庐者,在公司领导推荐下阅读了本人所有溶出度文章,再结合工作实际,有感而发写了这篇综述。真是兰心慧智、难能可贵!

       由于溶出对原研制剂的杀伤力太大,所以,拥有大量原研药的欧美监管机构总是遮遮掩掩,《ICH指导原则》中更是没有、只有无穷无尽的杂质研究。但本人坚信,2004年2月从日本带回的溶出理念,从2009年初本人开始在国内讲述推广,历经2015-10随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启与预BE作用之争辩,再到2018-12国家集采的推出倒逼业界提升仿制药研发性价比,这门技术一定会在国内生根发芽、获得更多同仁的支持与拥护。

       同时,本人秉承的学以致用观点,是入世前受父母叮嘱与告诫形成的,“做学问一定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拥有真才实学,切忌花拳绣腿、纸上谈兵”,至今依然受用,看来这一理念也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同仁。与各位继续共勉!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探讨新药研发阶段溶出方法开发的一般思路.pdf (2.18 MB)

最后编辑于 2021-03-09 · 浏览 4714

13 117 2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