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增生:原因多样
笔记要点
可能引起牙龈增生的原因有多种(药物性、肿瘤性、肉芽肿性、慢性牙龈炎等)。
病例1: 药物性牙龈增生
患者年龄:7岁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重度牙龈肥大来诊。
既往史:
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环孢素治疗。
体格检查:

临床诊断: 环孢素A致牙龈增生
治疗经过:停药后,牙龈逐渐恢复正常。
病例2: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
患者年龄:32岁
患者性别:男
简要病史:
全口牙龈肿胀20余年。
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无药物长期服用史及过敏史;患者及家属否认家族遗传史。
体格检查:
牙龈增生覆盖牙冠2/3以上,可累及龈乳头、附着龈、游离龈达膜龈联合处,增生的牙龈颜色正常、质地较韧、表面光亮、点彩明显,探诊有轻微出血,其中11、12、13、14、21、22、23、24牙龈表面呈结节状。

辅助检查:
全口曲面断层片示牙槽骨水平吸收达牙根上1/3,21根尖可见低密度影像,16、25残留牙根,根尖可见低密度影像,45近中低密度影像达髓腔,牙周膜增宽,36近中根根尖低密度影像。

Florida电子探针检查:全口可见多处深牙周袋及牙龈增生,牙周探诊出血阳性,探诊深度4~9mm,附着丧失0~4mm。

临床诊断:
特发性牙龈纤维瘤病
治疗经过:
牙龈切除术

病例3:肉芽肿性血管炎
患者年龄:42岁
患者性别:女
简要病史:
因快速进展的伴有疼痛的牙龈增生6周而到口腔门诊就诊。
既往史:
有复发性鼻出血,在过去的4周里,脸上出现了三个坏死性溃疡。
体格检查:
口腔检查发现牙龈增生与典型的“草莓样牙龈炎”颗粒及出血表现。

辅助检查: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滴度升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发现抗-蛋白酶3抗体阳性。
血清肌酐水平和尿检结果正常。
头部和胸部CT显示正常的鼻窦和多发肺结节。
临床诊断: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治疗经过:
开始服用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但后续失访,无法知晓其治疗结局。
既往笔记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