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永远失去了光明


女,7岁,发现双眼视力下降一周,请看颅脑磁共振:


增强扫描

T1WI、T2FLAIR

T2矢状位、轴位

增强矢状位
影像所见:鞍上区占位性病变,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内见多发小囊变。病变主体浸润视交叉,并与垂体分界不清,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
影像诊断:鞍上区占位性病变,考虑视交叉胶质瘤可能性大,未除外生殖细胞瘤。
处理方式:手术切除,患儿失去视力。
病理结果: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Germinoma)
1.要点
生殖细胞瘤是一种边界清楚,好发于25 岁以下男性患者的实性肿瘤,多发生于松果体区。
由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向前沿三脑室侧壁浸润性生长,可以使三脑室后部呈“笔尖样”狭窄,尖端向后,这是其较特征的影像学表现。
生殖细胞肿瘤常有血清或脑脊液特异癌蛋白的升高,包括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癌胚抗原(CEA)以及胚胎碱性磷酸酶(PLAP),这些实验室检查的异常能帮助生殖细胞瘤的诊断。生殖细胞瘤患者 β-HCG、PLAP 升高,如果 PLAP单独升高,标志单一生殖细胞成分。
2.概述
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
80% ~ 90% 的生殖细胞瘤发生在 25岁以下的青少年,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多数为男性,而鞍区的生殖细胞瘤则多为女性。基底节区及丘脑的生殖细胞瘤,几乎全为男性,极少数个案为女性。
好发部位依次是松果体区,鞍区,基底节区及丘脑。
3.影像表现:
MRI 平扫:
1.生殖细胞瘤多为实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信号均匀,较大时可出现囊变、坏死及出血,囊变多以多发的小囊为主。此外肿瘤易沿脑脊液及室管膜播散,也可侵犯脑实质。
2.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常推压正常的松果体,肿瘤向前沿三脑室侧壁浸润性生长,可以使三脑室后部呈“笔尖样”狭窄,尖端向后;鞍区的生殖细胞瘤可局限于蝶鞍内,但多向鞍上生长;底节区及丘脑的生殖细胞瘤发现时通常较大,因此囊变、坏死多见。
3.T1WI 见肿瘤呈等或稍低信号强度; T2WI上肿瘤呈等或稍高信号强度。出现囊变、坏死及出血时信号多不均匀。
MRI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合并囊变、坏死及出血时强化不均匀。
MRS:Cho 峰升高,无 NAA峰,或NAA峰明显下降,可有 Lac 峰。
经验教训:青少年,特别是女性,鞍区的实性肿瘤,最常见生殖细胞瘤,多数起源于垂体后叶,破坏垂体后叶T1高信号,向上生长。其次是视交叉垂体柄的胶质瘤,胶质瘤发病年龄更轻,五岁以下多见,常可浸润视交叉或沿视神经侵入眼眶内。
最后编辑于 2021-02-22 · 浏览 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