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领域,大潜力,这一药品格局即将注入新血液!
“这种疼痛,就像我的影子,记忆中,从我少年时就开始跟随着我,它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仿佛在说:“嗨,我一直在这里,从未离开过你…”
——摘自一位偏头痛患者的口述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三叉神经血管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偏头痛发作起来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但是直迄今偏头痛也无法根治。
根据头痛频率,偏头痛又主要分为发作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15天)和慢性偏头痛(每月头痛天数≥15天)。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传统药物主要有普通止痛药、抗炎镇痛药、止吐药物和曲普坦类药物四种。

综合用药合理性、便利度,曲普坦类药物为目前最常用于偏头痛治疗的品种。
据米内网显示,2019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抗偏头痛制剂】通用名TOP20格局中,利扎曲普坦(59.95%)、佐米曲普坦(20.25%)两者合计占比超八成,占据大半边江山。天麻素(17.22%)、洛美利嗪(1.87%)、麦角胺咖啡因(0.71%)等紧随其后。

(来源:米内数据库)
利扎曲普坦,是国内抗偏头痛治疗销售第一的药物。2019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为672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合计销售405万元。目前已有两种剂型在中国获批,分别是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和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其中片剂为主力销售剂型,占比高达96.05%,分别由湖北欧立制药(91.77%)和扬子江药业(8.23%)占有。
佐米曲普坦, 属于第二代曲坦类药物,由阿斯利康研发并生产。2019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数据为227万元,2020年Q1~Q3达155万元。原研阿斯利康的佐米曲普坦——“佐米格(Zomig)”曾名噪一时。目前国产佐米曲坦有5种剂型获批,涉及16家生产企业。2013年山东京卫的鼻喷雾剂上市,打破了口服片剂、胶囊、分散片、口腔崩解片的格局。
从国内销售看,一线抗偏头痛药物的成绩算不上亮眼。这或多或少源于,曲普坦类药物仅仅是缓解偏头痛发作时的头痛程度,并不能预防偏头痛发作,且此后二十多年内再无任何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偏头痛药物上市,偏头痛药物研发一度陷入低迷。
随着对偏头痛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通过抑制CGRP极其受体CGRPR的活性可缓解头痛和预防偏头痛发作。近几年,靶向CGRP/CGRPR的抑制剂成为最热门的偏头痛新药研发方向,FDA自2018年至今先后批准了7款偏头痛新药上市,其中,6款为CGRP/CGRPR类药物。

(来源:各上市公司公告)
受CGRP靶向药物的推动,偏头痛药物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大幅增长,规模可能会在2024年超过110亿美元,而CGRP药物市场规模可达到50亿美元。
其中,位列前四位的新药分别是安进/诺华的Aimovig、梯瓦的Ajovy、礼来的Emgality和灵北的Vyepti,销售金额分别为10.47亿美元、9.44亿美元8.96亿美元、7.09亿美元。

(来源:Evaluate Pharma)
由此可见,未来偏头痛药物竞争格局将以CGRP抗体新药为主,四家国际药企占据全球72%的市场份额,国内药企暂无竞争力。
不过,国家早在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指出偏头痛药物对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要求在2020年提高行业市场渗透率,加大新药研发投入,提升药品疗效水平。
偏头痛小分子化药研发管线已沉寂许久,而抗体类大分子药物和CGRP受体拮抗剂的横空出现,让更多药业研究系统重燃新机。在偏头痛治疗领域中,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将指日可待!
文章转自药春秋,如有商业合作请移步药春秋公众号。
别忘记关注佰药云君哦!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