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3-无奈的营养问题

患儿1
患儿男,2岁,11kg,因“确诊Burkitt淋巴瘤1月余”入院。患儿1月余前因“腹痛3天入院”,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及手术,术后病理提示Burkitt淋巴瘤,于我院完成第一疗程化疗后出院,出院后无特殊不适,本次按计划入院化疗。
余病史无殊,查体腹部包块较前缩小。
入院后按计划美罗华靶向治疗,化疗对症。治疗过程中,因为化疗药物中有甲氨蝶呤,患儿病中出现口腔溃疡、口腔炎、便血,遂禁食补液对症。由于患儿粘膜损伤严重,考虑需要长时间禁食,遂使用静脉营养,但化疗第4天,患儿出现骨髓抑制,血小板低至23,予输注血小板对症,病中血小板反复波动,因为严重血小板减少需慎用脂肪乳,所以静脉营养中就只加了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中心静脉下,氨基酸浓度可至3%,但少了脂肪乳,热卡不能满足生理需要,患儿化疗1周体重下降1kg,并出现发热,导致了体重继续快速下降,并出现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口腔炎进一步加重,先后与美平、万古、奥硝唑、斯沃、威凡抗感染,贝复济、生理盐水、制霉菌素+利多卡因+维生素B+蒙脱石散糊剂口腔护理,白蛋白、丙球、血浆、血小板、悬浮红细胞对症,效果不佳。
最后患儿住了40多天才出院,体重降至9.5kg。
患儿2
患儿男,1岁,7kg,因“NEC术后1月余”转入消化科,患儿1月余前因早产入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期间出现NEC,术中发现肠管广泛坏死,术后存在短肠综合征,于NICU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我科。余病史无殊,查体提示重度营养不良,腹部一造瘘袋。
此患儿予奶粉喂养+静脉营养,住院期间每2周出现体温波动,住院300余天,体重不增,家属放弃治疗。
总结:1.营养是个很无奈的问题,患儿1是因为化疗导致的广泛的粘膜损伤,这个就很难处理,除了口腔可以干预,其他消化道粘膜就只能禁食,但是肿瘤本身就是消耗性疾病,随着化疗的进行,肿瘤缩小,患儿还会体重下降,这时只有上静脉营养,但使用静脉营养的条件很苛刻,即使是使用中心静脉,除外化疗期间的水化碱化和静脉用药的液体量,余下的液量根本不能保证热卡,即使是化疗结束,全静脉营养热卡也不够。而此时患儿又出现了骨髓抑制,感染发热又导致了进一步的体重下降,而严重低血小板又限制了脂肪乳的使用。虽然抗生素不断升级,但这种营养状况下的感染抗生素的效果并不好,最后还是患儿的粘膜损伤先好转,进口进食后,感染才逐渐控制,但是患儿下次化疗怎么办?希望有好的解决办法。
2.患儿2是个老病号了,我轮转消化科时家属已经快要放弃了。一个早产NEC,肠管广泛的坏死,无奈术后必然的短肠综合征。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奶粉喂养,但随着长大,需要添加辅食,而患儿肠道很短,而且没有形成正常的菌群,添加辅食即会出现高感染的风险,而不添加其他营养物质,又无法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长时间的静脉营养又会导致胆汁淤积和脂质的代谢异常,同时静脉营养处也极易感染,多种不利因素下就出现了十分无奈的情况。患儿好不容易长点体重,然后就发热,体重嗖的一下又掉下来,反反复复,尽管我们尽力避免感染,但没用,最后家属放弃。
3.许多简单的疾病一旦涉及到了营养问题就会变得复杂,特别是需要使用静脉营养的情况,本身静脉营养的使用条件就十分苛刻,而配比的时候算来算去更十分复杂。液体量、使用时间、液速、糖速、糖浓度、渗透压、张力、电解质的量、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总是顾此失彼。
4.我觉得很无奈,特别的束手无策。明知道是什么问题,但是我帮不了孩子。
请教各位老师如何看待这两个患儿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最后编辑于 2021-01-28 · 浏览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