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的抗感染治疗,必须知道的四个点

相关数据统计,2017 年急诊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的比例约 34% 左右。
对于急诊科的抗感染治疗,以下 4 点内容需要关注。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
- 明确患者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 辅助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或降钙素原升高;
- 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需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以确诊。
急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
- 急诊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出来前,一般根据其感染部位和常见病原微生物进行抗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需根据其常见致病菌来选择抗生素。
- 目前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如二代、三代头孢类的抗生素;
- 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可选用广谱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
- 对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常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急诊抗感染药物剂型的选择
- 一般首选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 对于病情较严重、无法口服用药的患者,可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静脉治疗。
发热不能成为急诊使用抗生素指征的原因
- 发热有多种病因,除了感染性疾病以外,还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性发热,所以发热并不能成为急诊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 对于急诊发热患者,首先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确诊是否存在感染。
- 存在感染:可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 自身免疫性疾病:优先治疗原发疾病;
- 肿瘤性发热:首先进行抗肿瘤治疗;
- 药物热或其他表现:根据患者的病史特点进行分析,做出相应对策。


欢迎来贴,分享你在临床上关于抗感染治疗的诊疗方案,或者是有需要讨论的诊疗案例。
如需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急诊科的抗感染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1-01-28 · 浏览 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