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无名静脉闭塞修复-牵张导丝技术的应用
患者是一位78岁的老年男性,右侧前臂AVG术后因A出现肢体肿胀(可惜没有留下术前肢体肿胀的照片,不过这不是重点),考虑到既往有右侧颈内静脉反复置管病史,考虑中心静脉病变所致肿胀手可能性较大,因此造影检查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从造影可以看到右侧无名静脉完全闭塞,只有开通右侧无名静脉才能解决右侧上肢肿胀的问题,首先尝试从瘘管入路顺血流,导管导丝齐上阵,半小时过去了,闭塞段没能开通哪怕1cm,因此改变策略,从股静脉入路,由下向上开通病变,就如同下肢动脉闭塞CTO病变的逆穿技术,经常会有顺向艰难无比的病变逆向轻松搞定的体会,果然,4f椎管配合0.035泥鳅导丝尝试5分钟后导丝顺利开通闭塞段进入右侧锁骨下静脉(忍不住在心里暗爽了一下),事实证明高兴的太早一定会有幺蛾子。导丝过去了,可是4f导管无论如何也无法通过狭窄段跟进到右侧锁骨下静脉内,手术顿时卡住,4f导管无法跟进意味着高压球囊也无法跟进导丝,pta无法进行下去,也不敢讲0.035导丝退出换用0.018导丝,有的时候开通长段闭塞病变需要运气,一旦导丝退出再次开通会变得很艰难,怎么办?思考了几分钟,计上心头。患者的右侧前臂的人工血管瘘管内留置了一个7f鞘,人工血管静脉端吻合在右侧上臂的贵要静脉,如果将导丝经右侧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贵要静脉进去人工血管内,就有可能穿入鞘内,从而拉出体外,形成牵张导丝,这样就能克服一切闭塞病变使后续的腔内治疗变成可能。说干就干,花了5分钟将0.035导丝从右侧锁骨下静脉成功选入右前臂人工血管内,再花了1分钟穿入鞘内,将鞘拔出后导丝从手臂穿刺孔拉出体外,自此牵张导丝成形,后续的PTA治疗变成可能。


可见笔者与助手分别从右前臂与左股静脉将2.6m的0.035泥鳅导丝牵张,以后沿着牵张导丝,顺利将高压球囊送入闭塞的无名静脉进行pta治疗。


PTA后再次造影,右侧无名静脉管径得到了部分恢复,但仍然可见明显的弹性回缩,考虑到远期的通畅与患者沟通后,决定植入覆膜支架。沿着牵张导丝导入viabahn12mm*10cm,释放。


最后造影,pefect,收工!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