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点见解--白带常规检测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关系

发布于 2021-01-14 · 浏览 3342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0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子汉 推荐
icon子汉 已点赞

首先说一下形态学吧,说白了就是镜检,不管是直接涂片还是革兰氏染色观察,着重看分泌物中的有形成分及整个视野环境。形态学检测是比较传统的方法,直观、简单,但其局限性(观察视野有限,漏检率高)也很明显。欧洲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阴道分泌物管理指南2018版明确指出湿片镜检念珠菌检出率仅为40%-60%,即便是革兰氏染色镜检,检出率也仅为65%。形态学检测首先受取样部位限制,阴道后穹窿是取样的最佳部位,最能反映阴道微生态的状况,如果取阴道口或者宫颈口可能会漏检病原体;其次受观察视野数影响,观察的视野有限,病原体数量较少时则不容易发现;再者,分泌物本身不均一,有黏块、泡沫等,病原体容易裹藏在里面,不被发现;最后,形态学也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每个镜检人员知识背景、检测水平不一样,也容易导致结果的偏差。所以形态学的特点是漏检比较多,主观性强,但相比功能学特异性较好。

再说功能学,即科室常用的干化学酶法或者直接叫阴道炎五联检。阴道分泌物功能学指标检测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技术,利用生化指标或生物酶学指标检测阴道分泌物,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及唾液酸苷酶的检测已经基本被临床接受了,但是对于念珠菌的检测还存在一些争议。功能学检测结果准确、稳定、可重复、自动化程度高,是临床上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测手段。由于酶类或化学物质在分泌物样本中分布相对比较均一,所以功能学检测受样本的影响相对较小。当然了,功能学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颜色重的样本特别是带血的红色样本可能出现假阳的结果,功能学检测的特异性受一些杂菌干扰,不如形态学。

再说一下临床现状,国内应该至少有一半的医院同时做镜检和干化,报告单上也同时有干化和镜检的结果,不知道同行们你们的科室是采用的那种检测方法。但超过90%的妇产科大夫不会看功能学的结果,不知道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等指标的临床意义,一半以上的检验科同行也不重视功能学结果,致使资源白白浪费。功能学检测的好处和优势有待于大家去发掘,去体会。

两个都说完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扬长避短,将两种检测方法利用好,如何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朋友们,在这方面你们科室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科室是功能学全阴性的样本,就可以不用看形态学了,可以直接报结果(至少20%的样本,体检样本比例更高),功能学中哪项指标为阳性可以在形态学中重点看,但报结果时各报各的,这样会非常节省时间,同时还能保证结果准确。

总之,个人认为形态学和功能学各有优势,互相补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只有综合利用好两种检测手段才能提高白带的检出率和特异性,让你的检验结果更有价值,让临床大夫更重视你的检验结果。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342

4 17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