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一、包膜挛缩
本质:自身组织对异体材料的过度反应
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0.5%~30%

原因尚不清楚,具有个体差异。可能与细菌、血肿、异物、创伤、假体渗漏等诱因有关。

发生率特点
光面>毛面
腺体下>肌肉下
乳晕入路略高于其他入路
预防
尚无根本预防方法
无触技术
无粉手套
抗生素冲洗
假体预消毒
控制出血
避免钝性分离
直视下分离
彻底止血
盐水冲洗
激素腔内低浓度使用?
免疫调节剂?
治疗原则
金标准:
改变囊腔+假体置换(3、4度)
假体置换—细菌难以从硅胶表面去除
光面假体 –> 毛面假体
改变囊腔
乳腺下挛缩 –> 包膜切除+胸大肌下植入
胸大肌下挛缩
软组织厚 –> 乳腺下植入
软组织薄 –> 包膜上/下植入

二、血肿
病因
胸廓内动脉为最主要的供血系统(60%),最大的穿支为第2支
其次是胸外侧动脉、肋间动脉、胸肩峰动脉
胸骨两侧各1.5cm区域为非触碰区
浅表静脉是最主要的静脉回流系统
其次是胸廓内静脉、腋静脉、肋间静脉

临床表现
即刻表现
疼痛
形状改变
失血
皮下瘀斑
远期表现
包膜挛缩

预防及治疗
术前
避免任何低凝介质的摄入
避开任何低凝状态
术中
直视下仔细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
术后
引流

血肿 – 迟发性
特点:
术后1,2周至数年
外伤史
彻底清除血肿
告知患者包膜挛缩的风险

三、感染
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 最常见
生物膜
常规实验室检查不易发现
高危因素
术前
肥胖,糖尿病
吸烟
乳房手术史
术中
假体
手套
患者组织
皮肤、乳腺、远隔感染
术后
引流管
血肿/血清肿
多次更换假体
放/化疗
感染: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可发生在术后不久或术后任何时期。
若无全身症状,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难以诊断。
若经恰当治疗后症状不消退,建议及时取出乳房假体。

预防
无触技术
假体预处理
乳头隔离
使用无粉手套
抗生素局部冲洗
植入假体时更换手套
逐层仔细缝合切口
治疗
早期预防
一代/二代头孢菌素
后期治疗:假体周围脓肿
取出假体
全身用抗生素(广谱,抗MRSA)
假体二期植入(>3个月)
四、血清肿
发病率:1.05%-1.84%
首先排除感染
创伤
局部炎性反应
可无明显症状
乳房可能会出现肿大,可触及波动感
通常在一周内吸收
但如果持续存在,则需要考虑其它原因

治疗
超声引导下吸引
顽固型放置引流
细胞学检查?
必要时手术

五、乳头感觉改变
乳房皮肤感觉来自第2-6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外侧支较前支粗大,功能更为重要
乳头感觉主要受第4肋间神经外侧支
最易发生 – 乳晕切口

预防
避免损伤左右侧 第4肋间神经外侧支
4点(左侧)
8点(右侧)
六、Mondor氏病
病因
血栓性浅静脉炎
1-2%
乳房下部静脉
床表现
可出现疼痛症状
自限性
数周消失
热敷
抗炎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