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
以下为本人经验学习之谈,欢迎指点
一,宫内节育器(IUD)
IUD的避孕作用是干扰了子宫内膜的生理状态,阻碍胚泡着床和发育。还有一种可能是IUD影响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游动,或影响受精,或影响孕卵着床。
1.不含药IUD的作用机制
各种不含药的IUD,无论是不锈钢、塑料或硅橡胶等,在子宫腔内均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大量白细胞渗出。此种炎症渗出物能使细胞溶解而释放胚胎毒性物质,并使子宫液的组成也随之改变,如蛋白质、酶、非蛋白氮、尿素等含量均增加,可能有破坏胚激肽作用,阻止胚泡着床。此外,子宫内膜的纤溶酶原活性增高,可促进子宫腔纤维蛋白溶解,不利于胚泡着床。在免疫反应方面,IUD使血清IgG及IgM含量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着床所允许的免疫耐受性,因而使胚泡不能着床。
2.含药IUD的作用机制
(1)带铜IUD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表明,铜离子有杀精子及抑制精子活动的作用。除此之外,一定浓度的铜离子与子宫内膜接触时,细胞溶解酶即被释放,对胚泡着床起到干扰作用。
(2)含孕激素IUD的作用机制: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过早起蜕膜样变化及腺体萎缩,不利于受精卵着床。还可使宫颈粘液变得粘稠,影响精子穿透、输送和获能。同时对精子的代谢,如氧的摄入及葡萄糖的利用有一定影响。
IUD放置的时间
1,经期:月经期的任何一天均可放置,此期宫口微开,容易放置。又可避免放置IUD后引起出血的顾虑,并可除外妊娠。缺点是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的剥落,留有内膜创面易致感染,故放置时需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东南亚国家以此期放置为多。
2,月经间期:月经干净3-7天内放置,优点为月经干净后内膜刚开始增生,较薄,不易引起操作损伤而出血,也不容易感染,还可以极大程度上排除妊娠。
3,产褥期:产后30-90填,恶露干净5天以上,子宫复旧良好无会阴伤口及宫腔感染征象,可放置IUD。这时候宫口仍较松,放置相对容易,并能及时落实避孕措施,避免哺乳期怀孕。
4,胎盘娩出后:阴道分娩包括大月份引产后或剖宫产胎盘娩出后均可放置。此期放置IUD操作简便,是落实避孕措施的最好时机,但放置后脱落率高是主要缺点。近年来比利时妇产科专家为防止IUD的脱落,设计了一种固定式(无支架)的IUD,适用于产后胎盘娩出后放置。
5,人工流产后:人工流产时子宫颈口松,操作容易,可避免两次就诊和宫腔操作。因此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6,性交后放置: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相遇,从受精到着床大约需要5-7天的时间,于未避孕的性交后5天内放置,可以通过抑制受精卵着床达到避孕的目的,此可作为一种可行的紧急避孕措施。
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操作
1,术前准备:受术者月经干净3-7天,排除妊娠,生殖器炎症
2,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
3,窥阴器阔开阴道,暴露宫颈(如果不好暴露,则松窥阴器,宫颈钳抓住宫颈,窥阴器一边进,宫颈钳一边往外拉),消毒宫颈及阴道
4,复查子宫位置(双合诊,腹部摸得到子宫形态的为前位,摸不到的为后位),可视上环的话现在可以连接好探头
5,用宫颈钳把子宫位置尽量拉平,把探针按子宫位置伸进去探子宫长度,如果子宫位置屈曲太前或太后,则探针的进针的位置也要稍偏差一点,顺着子宫的位置,不然容易引起子宫穿孔
6,探好宫深后,把环准备好,环的定位块上缘固定在探针探的子宫深度的相应位置处,按之前探针的走向把环深入子宫,探到宫底处,按下滑动块,等待几秒,然后轻柔的,慢慢的把放置器从子宫抽出,
7,在用探针伸进宫腔看看环的位置是不是在宫底处,如果还没有到宫底,则用那个取放器伸进宫底把环推到宫底处。
取出宫内节育器手术操作
步骤都和前面差不多
从步骤6开始就不一样了
5,探针伸进宫腔,探的环(会有一种金属摩擦感)的大概位置,在子宫前壁后壁
6,取环勾的勾子平行着宫颈的口的位置伸进去,到宫腔内环的位置后,转动勾子,勾住环,在平行着宫颈口的位置把环拉出来
PS:如果宫颈口太过狭窄,会需要扩宫;放置的环最好要与子宫的大小相对应,过大的IUD会引起疼痛,过小的IUD会无法起到避孕作用;哺乳期的子宫壁薄,质软,操作的时候要稍微轻柔,异位的IUD要即时取出,放置IUD后并发妊娠,要尽早终止妊娠,同时取出IUD,绝经后6个月到1年间应取出IUD,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子宫萎缩,IUD嵌入子宫的可能性增加,取器困难相应增加。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