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儿童经验性使用抗菌药,收录及部分点评

发布于 2020-12-25 · 浏览 2479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12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執著 +5丁当

儿童经验性使用抗菌药,收录及部分点评

按:

这文章很好,简要明了。在收编过程中,发现一些临床药剂学方面的内容,论述有偏差。这种现象在过去文献中反复出现,主要在于临床药剂学研究滞后。我们也曾作过多次评论纠正,现再次附加部分论述。

2020-12-25,辛老师

---


儿童经验性使用抗菌药,这 6 个技巧请收好!

https://mp.weixin.qq.com/s/6dJrrfBg3JVn8uLFzhoYvg

丁香公开课 丁香公开课服务号 昨天

img



需要使用抗菌药时,儿科医生都容易犯「选择困难症」。


今天,就为大家总结抗菌药选择的 6 个技巧,让你使用时更得心应手!


一、这些细菌感染,不能用头孢类抗菌药! 


有人说,青霉素的「神药」地位正被头孢类抗菌药逐渐取代。


李斯特菌、肠球菌感染时,如果你选头孢类抗菌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它们对头孢类抗菌药天然耐药,选用青霉素类抗菌药反而有较好效果。


二、青霉素类药物,不只有青霉素 


青霉素类药物并不是简单的「青霉、西林」组合。


记住了它抗菌特性的类别,就基本记住了它的抗菌谱,让用药事半功倍。


img


图源:丁香公开课课程



三、 不同的青霉素类药物,特点亦不同 


如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而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但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对其反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无效时,亦需反问自己是否用对了药,而不是一味归结于耐药。


下面两张图为广谱类青霉素和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药物的一些特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img



img


图源:丁香公开课课程


四、联合用药,这些事项需注意


  • 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 与丙磺舒、水杨酸类也有协同作用。

  • 使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时,需现配现用

  • 杜绝与维生素 C、维生素 B、碳酸氢钠、盐酸、去甲肾上腺素等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药效。


五、药太多,记不住?


下图的《半合成青霉素速记口诀》帮你记!


img



六、划重点:用药注意事项


1、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前,请千万千万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需先做皮肤实验,并且观察用药后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


2、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3、哺乳期妇女应用青霉素时应停止哺乳。


看了上述内容,觉得知识点太多难记忆?


那是因为只有通过临床实战应用,总结性的理论内容才能变成临床经验!


丁香公开课特邀儿科权威专家

精心打造《儿科临床常用药解析》


挑选呼吸、消化、抗菌药等近百种药物,通过临床海量实例,剖析用药理论及经验,教你大咖用药技巧!


辛老师点评:

  • 文中:“杜绝与维生素 C、维生素 B、碳酸氢钠、盐酸、去甲肾上腺素等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药效。”


这句话不全面维生素 C--针剂--可以联用

因为,维生素 C--针剂(内含碳酸氢钠-PH 调节剂)-中国药典规定:PH5-7,不同于片剂的酸性特性(禁止联用青霉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维生素 C--针剂的弱酸性使酸性更强的葡萄糖注射液PH趋向近中 性更利于保证青霉素在稳定性,

以下是我们在总结编写课题结题报告过程中,勾起一文回忆随笔,其中一片 断

"临床药剂学研究勾起2 起冤假错案的回记"


2020-12-17,辛老师

------

“青霉素类的水溶液很不稳定。PH5.5-8.0(相对稳定);60-7.2(最稳定) ,〈5或〉8,迅速失活”【1】=【25】。

文献【2】=【26】正交法考察,结论:影响头孢噻肟钠稳定性的主要条件是输液的种类,其次是时间,温度和浓度对头孢噻肟的影响最小。在5%GS、平衡液、0.9%氯化钠等3个输液溶媒中,5%GSPH最低,它的影响最大。

文献【3】=【27】与pH值有关的输液处方分析举:青霉素粉针,中国药典(95版)规定3%水溶液pH值5.0-7.5,溶液稳定pH值5-8,在pH5-8以外的酸性或碱性溶解中,分解作用加速,特别是在酸性pH值时,分解产生的青霉素酸和青霉素裂解酸进一步降低溶液的pH值起加速反应的作用。

辛老师点评:

文中“讨论前一句:“处方中含有某些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氨基酸、维生素B6)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时,因这些药物能明显地改变输液的pH值,所以在处方分析时应特别注意”。     把“维生素C”--列为酸性—不对;把”碳酸氢钠“等弱碱性,这些属于”一对一“的配伍禁忌知识(配伍检索表中就是这种类型)扩大到临床应用实际,不附合临床药剂学的现实情况。

文献【4】=【28】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对氨苄西林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静脉滴注使用氨苄西林钠可以选择pH值相对较大。降解速率随PH增大而减少。当pH>5.4时,速率变化趋于平缓,说明稳定性变化不大。

我们早期研究【5】=原【30】。各地实验报告,经过平衡对照,否定了青霉素和Vit C两者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影响青霉素溶液稳定性关健是溶液pH值, 越近中性越稳定(自编继续教育教材(2006年)《药物制剂与临床》,第三节。青霉素条)。


这些研究,反映了文献【6】=【24】;【1】=【25】对临床药剂学研究的基本评论是正确。

即: 文献【6】青霉素与药物水溶液配伍,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条件不同分解有快慢,只有一定时间内变化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不能用于临床。判断药物配伍变化,是否影响制剂量质量及治疗效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献【1】青霉素类的水溶液很不稳定。PH5.5-8.0(相对稳定;60-7.2(最稳定) 〈5或〉8,迅速失活。

还有很研究文献(略)

文献:

【1】=【25】主编,史美甫,等,精编临床用药必备,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8月第1 版,45页,

 

【2】=原26】王娟  梁健健 ,用正交法考察头孢噻肟钠在输液中的稳定性,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 [1]

期刊:《中国药事》2001年15卷6期 393-394页

https://www.docin.com/p-833518153.html(全文)

 

【3】=原27】输液pH值对与其配伍的注射药物的影响

陈连剑  郭华  

广东药学,1999,9(1):39页,下转44 页

https://www.mianfeiwendang.com/doc/d84e5d4944eefbbd57e15af

【4】-【28】盛红彬  氨苄西林钠在不同pH值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研究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NYX201108010.htm

中南药学,2011,9(8):587-

附2 ;全文:https://www.doc88.com/p-3952276285570.html

【5】=原30】辛学俊,《青霉素G和维生素c配伍作用综述》.现代应用药学,1996,13(增刊):127

全文:(豆丁网全文)https://www.docin.com/p-698812124.html

【6】=原【24】奚念珠,顾学裘,主编;药剂学,第二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药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5月第一版,536页(2020-07-05,补入)


 

最后编辑于 2020-12-25 · 浏览 2479

回复34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