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前世”与“今生”
一、肝脏的“前世”---肝脏的发生:

胚胎第4周初,前肠末端腹侧壁内胚层细胞增生,向外突出一囊状结构,称肝憩室(hepatic diver ticulum),系肝和胆的原基肝憩室末端迅速膨大分为头、尾两支。头支生长快,形成树枝状分支,其近端分化为肝管和小叶间胆管;末端分支旺盛,形成肝(细胞)索,肝索上下叠加形成肝板。




肝板相互连接成网,网间隙形成肝血窦。肝板与肝血窦围绕中央静脉,共同形成肝小叶。第2个月,肝细胞间形成胆小管。

二、肝脏的“今生”----肝脏的解剖:
解剖概要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腹膜腔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上腹部,少部分向左季肋部延伸。肝形如楔状,右端粗大,左端扁薄,其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的上缘,下界与右季肋缘相齐。肝的上面与膈肌相邻,呈膨隆状称为膈面,下面呈凹陷状为脏面。

附在肝的膈面的镰状韧带将肝分成左、右两叶。肝脏面中央有一“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

右纵沟由前部的胆囊窝和后部的下腔静脉窝组成,肝静脉在下腔静脉窝后上端汇入下腔静脉称为第二肝门。

左纵沟由脐静脉窝和静脉韧带构成。横沟为第一肝门部位,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肝管位于最下前方,其后为肝固有动脉及门静脉。左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走行在肝镰状韧带的游离缘内向下延至脐下。左纵沟的后部有静脉韧带。


肝圆韧带和静脉韧带分别为胎儿时期的脐静脉和静脉导管的遗迹。

(图片来源于胎儿心血管超声影像学)
肝细胞性门静脉高压时,脐静脉开放是最常见的侧支循环。肝的形态因人体体型而有一定差异,部分肝可以明显增大或缩小。
(一)肝内管道结构

肝内管道分两个系统,即格利森(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前者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三者外被结缔组织称为 Glisson鞘。肝静脉走行与 Glisson系统呈交叉状肝叶肝叶段的区分以门静脉血管分支分布范围为基础。1. 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汇合形成门静脉主干,然后向上、外、后斜行至第一肝门入肝。 门静脉主干长4~5cm。 在肝门横沟内稍偏右处分左右支。 部分人可无门静脉右支,而直接由门静脉主 干分右前叶支和右后叶支和门静脉左支而成三叉形。

门静脉右支略粗短,长1~2cm。沿肝门横沟右行,分出右前叶支和右后叶支,右前叶支向右前再分出3~5支行走在右前叶内。右后叶支向右后上行走分出右后上段支和右后下段支,分布于肝右后叶的上、下段。
门静脉左支分为横段、角部、矢状部及囊部四个部分。横段位于肝门左侧横沟内,长2~3cm,从横部的近侧上缘发出数支分布于尾状叶左半部分。横段与矢状段的转折处呈一角状即为角部,一般为90°~130°,从角部外侧发出左外叶上段支汇入肝左外叶上段。矢状段的末端为囊部,向内和外分别发出左内叶支和左外叶下段支汇入肝左内叶和肝左外叶下段。
2.肝动脉由肝总动脉分出的肝固有动脉走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门静脉的前方及胆总管的左侧上行至肝门分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随门静脉分支入肝,其行走大致与门静脉一致。

3.肝静脉由肝右、肝中、肝左三支静脉组成。肝右静脉内径大于肝中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大于肝左静脉。
肝右静脉位于肝右叶间裂内,收集右后叶和部分右前叶的静脉血。肝右静脉内径为9~12mm。肝中静脉位于肝正中间裂内,是左右肝的分界标志。肝中静脉收集左内叶和右前叶的静脉血,内径为8~11mm肝左静脉内径最细为7~9mm,位于左段间裂,主要收集肝左外叶静脉血。

4.肝管毛细肝胆管,逐级汇集成上一级肝管,最终形成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成肝总管。
(二)肝的分叶和分段
肝的分叶和分段的方法较多,目前均以肝裂为基础,并结合肝静脉及肝表面结构标志进行分叶分段。

国际上较为通用分段方法是库氏(Couinand)法,此种方法根据Glisson系统的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将肝分为8个区,以肝段(S)命名。其方法将尾状叶定为肝段I(S1),肝段Ⅱ为左外上段(S2),肝段Ⅲ为左外下段(S3),左内侧叶为肝段Ⅳ(S4),肝段V是右前下段(S5),肝段Ⅵ和肝段Ⅶ为右后叶的下段(S6)和上段(S),肝段Ⅷ为右前上段(S)。

在肝的叶间和段间存有缺少 Glisson系统分布的裂隙,这些裂隙称作肝裂,是肝叶与肝叶之间和肝段与肝段之间的分界线。
1.正中裂正中裂将肝分为左、右半肝。此裂的投影相当于胆囊窝中线至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裂内有肝中静脉走行。
2.左叶间裂此裂为一矢状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它相当于镰状韧带附着线稍偏左。裂内有门静脉左干矢状部走行。
3.左段间裂内有肝左静脉走行,将左外叶分为上段和下段。
4.右叶间裂该裂由外上向内下斜行,内有肝右静脉走行,将右半肝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5.右段间裂肝门右切迹到肝右缘中点的连线,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主干平面,既分开右后叶上段和下段,又分开右前叶上段和下段。
6.背裂位于尾状叶前方,将尾状叶与左内叶和右前叶分开。
参考文献: 1.超声医学高级教程
2.临床超声医学下册
图片来源于:1.格氏解剖学.临床实践的解剖学基础[第39版]
2.奈特人体胚胎学彩色图谱
3.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