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最近的实验,慢病毒浓缩专题(原创)


虽然标记了原创,其实是一个比较容易重复的方法,性价比高一点,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实验啦~
实验目的:慢病毒浓缩
实验材料:新鲜热乎乎的慢病毒培养上清;新鲜刚配置的PEG 6000。
由于预约超离比较麻烦,使用过滤柱,抠门老板又嫌弃太贵了,小蚂蚁查阅文献后决定使用PEG 6000进行浓缩,通过不断摸索,最后结局还是美好的
准备工作:
(1)取出慢病毒培养上清(一定是过滤后的哟),如果是刚制备的就直接用,如果是-80℃保存的,可以37℃快速溶解,不要室温溶解呦,会降低滴度。
(2)50% PEG 6000配制:
50 g PEG 6000溶解到 ddH2O中,定容体积到100ml。高压灭菌,彻底混合4℃保存6个月。室温下 PEG 6000溶解很缓慢,可以加热溶解。
(3)4M NaCl,1*PBS
50mM Tris-HCL(pH=7.2~7.4) 如果市场上有,请直接买,如果自己配,请一定注意pH是否准确。
开始试验:
(1)在50ml离心管中配制如下混合体系。如果实验体积过大,可以使用大型离心瓶。
滤液体积: 40ml
50% PEG 6000: 10ml(PEG 6000静置后会分层,肉眼不容易观察,加样时,请混匀后使用)
4M NaCl: 4.2ml
PBS: 4.6ml
(2)将混合液放置于4 ℃冰箱中,1.5h。每20min,进行上下颠倒,此处可以看到混合液中PEG透明丝状,混合后分辨不出PEG为止。这里影响分离效率,不要省略呦~
(3) 使用固定角转子的离心机,在4 ℃下, 7000g离心10min。固定角转子的离心机,升速9,降速5,可以提高分离度。
(4) 离心后,应该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小心倒出上清液,尽量弃除干净。
(5)每瓶加入适量的 50 mM Tris-HCl(pH 7.4),重悬沉淀。注意,如果溶解缓冲溶液pH不准,将直接导致实验失败~
(6)涡旋30s, 分装保存于-80℃里。
此时,我们将得到梦寐以求的毒液,对的,它是浑浊的。
附图为证,其实感染细胞的能力也还好呦~,最后,祝大家实验顺利~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