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过少的诊疗
“羊水过少”在产科临床比较常见。针对羊水过少,我们临床大夫究竟应该怎样诊治呢?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毫升者称为羊水过少,但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当终止妊娠后才能“精确”知道羊水量,但无论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终止妊娠,几乎都不可能“精确”测定实际的羊水量,并且此时此刻,即使“精确”知道羊水量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至少对该患者而言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必须在妊娠晚期知道羊水量才有实际意义。
B超测定羊水量是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一般都以羊水指数来评价。但《指南》还是建议采用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2cm为诊断标准,使用羊水指数(AFI)可能“过多”诊断“羊水过少”,增加不必要的产科干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用那种方法来诊断,都存在人为性的“诊断误差”(羊水测定误差),有时这样的“羊水测定误差”也非常大。
羊水过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胎儿畸形、胎盘功能减退、羊膜病变如感染和胎膜早破、母体因素等。总的来说,羊水过少不是因为“生成”过少(如胎盘功能低下)就是“丢失”过多(如胎膜早破)。
羊水过少的影响以对胎儿影响为最重要,可能说明胎儿胎盘功能低下,也可能是胎膜早破引起。对于这类患者而言,究竟应该怎样诊治呢?
整体来说,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尽快终止妊娠,让胎儿尽快离开“羊水过少”的不良子宫环境,尤其是已经足月或者接近足月的患者。对于不足月尤其是远远不接近足月的患者而言,在“尽快”终止妊娠前可以考虑适当的治疗。
对于胎盘功能低下者,在促宫颈成熟的同时予以下面的治疗可能也能不同程度的增加羊水量,“临阵磨刀,不快也亮”。
对于胎膜早破者而言,在保证没有明显感染迹象、没有诱发宫缩的基础上,下面的治疗方法更有临床意义。胎膜早破患者虽然会从下面“流失”过多的羊水,只要不是大量的流失,“细水长流”不但不会导致过多“流失”羊水,还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就像河流不发臭一样,“长流水不腐臭”。我们只要想办法让上面“生成的”羊水量增加就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通过这样的治疗,我们有多例“胎膜早破”患者成功延长孕周达8-12周的。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静脉大量补充平衡液。每天“快速”输注平衡液3500-4500毫升,可以加点维生素C、能量合剂之类的辅助药物,也可以加点抗生素之类药物。这里特别强调两点:①输注的量要足,一般一天需要3500-4500毫升;②要“快速”静脉输注,快到患者快要感觉“心慌”等“心功能减退”的程度。
2.大量口服温开水,可以加点糖、果汁类饮料。这里还是特别强调两点:①量要足;②要“快速”口服。
3.注意事项:患者的肝肾功能要好。所谓的“快速”必须保证心功能正常,不能有“心衰”的可能。肾功能良好,才能保证能将多余的“水分”及时以尿的方式排出。
此方法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保证患者安全是第一位的。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