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的“水利专家”

普外领域的“水利专家“郑皓大夫
普外科医生成日开膛剖肚,戏称开刀匠有之,称水利专家的绝无仅有。普外临床和水利工程会有啥联系?当你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普通外科病房,看到林立高悬的输液架,大袋大袋的液体稀里哗啦地输到患者体内,同时又吸乎吸乎地负压往外抽。这些液体不是通常的静脉输注,而是不间断地灌注到患者的腹腔、肠腔或组织深部,这样特色的液体持续冲吸疗法,是不是“水利工程”?
手术切肠割胃,消化道吻合重建是普外科家常便饭,吻合口正常愈合是手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术后少见而凶险的并发症有早期吻合口漏,若缺乏有效办法阻止漏口的扩大,随着腹腔感染的失控是患者的全身性感染中毒、切口裂开、创面渗血、多器官衰竭,即使最后侥幸愈合,也耗竭得不成人样。吻合口漏于外科医生的感受,就如翻车是驾车司机挥之不去的梦魇。初发的吻合口漏,渗漏的消化液量并不多,但局部聚集造成吻合口组织的蚀腐,使漏口进一步溃破发展。最后大量夹杂细菌毒素的肠内容物,聚积腹腔,致更大范围的组织蚀腐炎症,广泛严重的腹腔感染,直接威胁生命。对应关键措施是建立腹腔畅通的引流,将渗漏腹腔的有害液体及时清除,让肌体的愈合修复功能将漏口封堵。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虽然位置恰当,却是溢出性的被动引流,腹腔仍存留不少的液体,只适合非感染性渗液的排出。术中放置的引流,不仅肠漏引流效率低,化脓性感染形成的脓苔、痂皮很容易堵塞管道而使引流失效。经腹腔引流管导入清洁液体,对腹腔渗漏污染区域进行冲洗,同时用负压抽吸,将单纯的被动引流改为这样的冲吸主动引流,当然是漏口局部理想的应对。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管道负压过大且不稳定,腹内引流管口吸附组织而堵塞,甚难获得持续恒定的冲吸引流效果,成为令人苦恼的技术难题。
发端并推进“水利工程”的郑皓大夫,个子不高,脑门圆光,语速特快,透出股做事利索的机灵劲。在进行冲吸引流操作实践中,郑大夫也常因管道堵塞难题而苦恼。一次腹腔引流管壁剪口操作失误,只得另作一口导入冲洗细管。没承想剪口未进行有效封堵的引流效果反而理想,这意外发现让他兴奋着迷。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掌握了将术后常规的腹腔引流管的被动引流,成功转化成主动的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的技术关键。奥秘就在腹腔引流管体外段,剪一合适的进气小孔。引流管高负压抽吸时,小孔进入气流的效应能确保吻合口漏近旁的引流管口恒定的低水平负压,和输入腹腔的冲洗液形成绝佳的盥洗效果,将渗漏肠液及时清除,又不发生组织的管口吸附。腹腔引流管的进气孔改进,和小手术用的吸引管侧孔设计,是物理学原理应用的异曲同工,是不是还让人联想到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水鱼嘴。

改造的腹腔冲吸引流管实物

改造的腹腔冲吸引流管实物

小手术专用的带侧孔吸引管
有了腹腔冲吸技术,谈虎色变的十二指肠残端漏、胃肠吻合口漏临床过程温顺多了,引发灾难性腹腔感染的风险基本可控,大大提高了胃肠手术的安全性。一例高位直肠癌、肠梗阻急诊手术,高质量完成的手术,术后4天腹腔引流管出现少量黄色肠液。这是早期吻合口漏的典型表现,按医疗常规,须立即行横结肠造口术,让肠内容物经造口转流,避免严重和不可控的腹腔感染。待炎症消退吻合口愈合后,再行造口还纳的复原手术。不仅病程长达数月半年,医疗费用高,患者还要承受两次手术的医疗风险和痛苦。然而只采取腹腔持续冲吸引流措施,渗漏便得到及时控制和局限,腹腔没有出现明显的感染和播散,病情始终稳定。两周不到渗漏就完全停止,直肠吻合口、腹壁切口全都达到正常愈合,术后四周痊愈出院。
黎介寿院士领军的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引领国内胃肠外科的肠瘘防治数十年之久,闻名遐迩,腹腔冲洗的专利产品“黎氏管”功勋卓著。然而胃肠手术发生肠漏的临床概率极低,术中普遍放置“黎氏管”显然不切实际。郑大夫改进的腹腔冲洗引流技术,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常规性的腹腔被动引流无缝衔接,一旦出现早期消化道漏的可疑征兆,只需将腹腔引流管稍加改造,就能转换成持续冲吸的主动引流,有效防止吻合口漏的进一步发展,简单实用,十分便利。
本着相同的工作原理,郑大夫在腹腔冲吸引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践冲吸技术的临床应用,被誉为普外科的“水利专家”。结直肠腔内置管冲吸引流用于结肠癌的肠梗阻解除,效果明显优于费用昂贵的肠道支架置入,将不得已的急性结肠梗阻手术转化为择期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肢体躯干的深部引流不畅的感染病变,采用冲吸引流技术,也大大地促进了感染的控制和创腔愈合,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长时间持续冲吸过程,需要医护人员责任、爱心以及巨大劳动量的投入,分析、克服各种具体的困难和需求,如冲吸管堵塞原因及处置,管周皮肤渗漏炎症的保护和处置,引流管的腹壁固定、床旁约束的人性化和舒适性,冲洗液的温度,冲液量和引液量不平衡的调整,患者冲吸期间的护理要点,饮食生活起居等安排,在“水利专家”郑皓大夫的探索引导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完善努力下,业已形成了多套“水利工程”成熟的技巧和方案,既造福了患者,也减轻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水利专家“郑皓大夫的今貌

向普通外科领域的“水利专家“郑皓大夫致敬!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