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以circRNA为例解读小分子RNA的研究套路

发布于 2020-10-11 · 浏览 6664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0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9月份马上就要过去了,下半年很多人就要开始为明年的课题申报做准备,之前和大家一起读了一些基础研究的文献,因为国自然主要还是支持基础研究,所以后面会继续跟大家解读一些基础的研究热点。因为水平有限,我不是专门搞基础研究的大牛,在跟大家一起读文献的同时也是在自我学习,难免有理解错误之处,也希望大家多多谅解,欢迎批评指正。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小分子RNA,小分子RNA包括miRNA、LncRNA、circRNA以及ceRNA机制一直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可以看看目前比较热的circRNA中标项目是逐年增多的。

img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ciRNA的文献,在读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下什么是circRNA。


circRNA是一类新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具有闭合环状结构,大量存在于真核转录组中。大部分的环状RNA是由外显子序列构成,在不同的物种中具有保守性,同时存在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异性。由于环状RNA对核酸酶不敏感,所以比线性RNA更为稳定,这使得环状RNA在作为新型临床诊断标记物的开发应用上具有明显优势。


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

1. miRNA sponge:富含miRNA结合位点来充当miRNA海绵作用,阻止miRNA在3′ 非翻译区与mRNA相互作用,进而间接调控miRNA下游靶基因的表达。

2.调控蛋白结合:通过与mRNA调节的结合蛋白(RBP)结合,进而改变剪接模式或mRNA稳定性。

3.调控基因转录: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并调节转录,或者EIcircRNA可与小核糖核蛋白互作用,再与RNA聚合酶Ⅱ结合。

4.编码功能:有部分circRNA可被核糖体翻译并编码多肽,进而行使调控功能。


今天读的这篇文献题目是:PRMT5 Circular RNA Promotes Metastasis of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through Sponging miR-30c to Induc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circPRMT5通过海绵吸附miR-30c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转移。2018年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影响因子10.107分。作者来自中山大学谢丹课题组。


PDF全文已经上传到网盘,公众号后台回复“文献精读”获取全文。

img



来看前言:

在前言中作者交代了这个研究的研究背景,用了5段话,主要包括:1.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的流行病学,指出目前还没有治疗UCB转移的特效药。2.介绍circRNA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研究;3.介绍circ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其中提到circRNA参与UCB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是未知的。4.介绍外泌体和其分泌的circRNA,指出UCB病人的血液和尿液中外泌体的数量明显上升,研究UCB病人的外泌体包含的circRNA及其分子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提出研究假说:circPRMT5吸附miR-30c促进UCB细胞迁移和EMT。


img



方法部分很简单,样本主要来自中山大学肿瘤中心接受放射状膀胱切除术的119例UCB患者,收集了UCB组织与邻近正常膀胱组织,做了表达谱分析。同时做了UCB转移的动物模型(用的4周大的BALB/c裸鼠)和体外UCB细胞培养。统计用SPSS、GraphPad Prism和R软件完成,做了t检验、生存分析(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检验)。


img



结果部分:

1. circPRMT5在UCBs中过度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img


A、火山图比较了UCB组织和邻近正常膀胱组织circRNAs表达倍数的变化。B、三种人体正常组织中组织特异性圆环的聚类热图。

C、UCB组织中circPRMT5的表达倍数与相邻正常膀胱组织(左)相比的表达倍数变化;以及在有淋巴结转移的UCB组织中与无转移组织(右)的circPRMT5表达倍数变化的PCR分析。

D、circrMt5低表达和高表达的UCB患者的生存率。

E、确认circPRMT5是一个circRNA。

F、分别在有或没有RNase R处理的情况下,用探针分别与第7外显子(左)和第7外显子5-外显子5连接(右上)杂交的探针对circPRMT5和PRMT5转录物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

G、 细胞质和细胞核mRNA实验表明,circPRMT5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H、 具有代表性的circPRMT5的FISH图像,显示circPRMT5定位于细胞质中。


2.沉默circPRMT5 RNA可抑制UCB细胞的侵袭。

img


A、示意图显示了两个靶向sh-RNA。上述两种shRNAs处理的UCB细胞中circPRMT5和PRMT5 mRNA表达。

B、PCR检测转染对照载体或circPRMT5过表达质粒的UCB细胞中circPRMT5和PRMT5 mRNA表达。

C、划痕实验显示,敲除circPRMT5可抑制UCB细胞的迁移能力。

D、划痕实验显示,过度表达circPRMT5可促进UCB细胞的迁移能力。

E、侵袭试验显示,敲除circPRMT5可抑制UCB细胞的侵袭能力。

F、侵袭试验显示,过度表达CircrMt5可促进UCB细胞的侵袭能力。

G和H、分别将circPRMT5 shRNA(G)或circPRMT5(H)高表达的对照慢病毒分别注入BALB/c裸鼠静脉内6周。肺(左)、转移结节(箭头所示)和肺转移病灶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图像。


3.circPRMT5激活SNAIL1通路诱导UCB细胞发生EMT。

img


A和B、Western blot分析比较circPRMT5沉默(A)和circPRMT5过度表达的UCB细胞(B)与各自的对照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SNAIL1和PRMT5的蛋白表达。

C和D、免疫荧光检测circPRMT5沉默(C)和circPRMT5表达的UCB细胞(D)与其各自的对照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细胞核用DAPI复染(左)。荧光强度用ImageJ分析。



4. circPRMT5可作为UCB细胞miR-30c的吸附海绵。

img


A、 Ago2 RIP法检测表达Flag-Ago2或Flag-GFP的UCB细胞中circPRM5的数量。

B、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与shRNA共转染的UCB细胞中LUC-circPRMT5的荧光素酶活性。

C、荧光素酶报告法检测转染83个miRNA模拟物库的UCB细胞中LUC-circPRMT5的荧光素酶活性,以确定能够与circPRMT5序列结合的miRNAs。

D、示意图显示了与circPRMT5相关的miRNAs的假定结合位点。

E、荧光素酶报告法测定与miRNA模拟物共转染的UCB细胞中LUC-circPRMT5或LUC-circPRMT5突变体的荧光素酶活性。

F、用circPRMT5或对照探针对UCB细胞中circPRMT5和miR-30c含量的RNA pull-down分析。

G、用circPRMT5探针对表达对照或circPRMT5 shRNA的UCB细胞中circPRMT5和miR-30c的RNA pull-down分析。

H、FISH实验验证circPRMT5和miR-30c的RNA共定位。


5. circPRMT5阻断miR-30c对UCB细胞的抑瘤作用。

img


A和C、通过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敲除circPRMT5抑制UCB细胞的细胞迁移(A)和侵袭(C)。miR-30c抑制剂可减轻circPRMT5基因敲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B和D、通过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circPRMT5的过度表达促进了UCB细胞的细胞迁移(B)和侵袭(D)。miR-30c模拟物可以帮助细胞迁移和侵袭。

E和F、肺的图像(左)、转移性结节(箭头所示),肺转移病灶的HE染色。与注射敲低circPRMT5细胞的小鼠相比,miR-30c抑制剂的过表达补偿了circPRMT5敲低对体内肺转移的抑制作用,而miR-30c的过表达可通过circPRMT5的过表达来增强体内肺转移(F)。

G和H、Western-blot检测显示circPRMT5敲除抑制了vimentin, N-cadherin和 SNAIL1/E-cadherin的表达,但是这种作用能被miR-30c抑制剂消除。而circPRMT5过度表达增强了上面三种蛋白的表达,这种作用能被miR-30c模拟物抑制。

H和J、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用Image J软件进行分析。


6. circPRMT5调控了UCB患者miR-30c/SANIL1/E-cadherin通路

img

A、circPRMT5的表达与UCB患者miR-30c表达呈负相关。

B、在UCB患者中,circPRMT5的表达与SNAIL1的表达呈正相关。

C、在UCB患者中,circPRMT5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

D、TCGA队列中miR-30c低表达与高表达的UCB患者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

E、散点图显示qRT-PCR分析的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的UCB组织中miR30-c表达倍数与TCGA中无转移的组织对比。

F、在UCB患者中,miR-30c的表达与SNAIL1的表达呈负相关。

G、在UCB患者中,SNAIL1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

H、机制模式图,其中circPRMT5作为miR-30c海绵发挥作用,通过抑制UCB细胞EMT中miR-30c活性和侵袭调节SNAIL1/E-cadherin通路。


7.circPRMT5被分泌到UCB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的外显体中。

img

A、电镜下可见UCB患者血清(左)和尿(右)的外泌体(红色箭头所示)。B、Western-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物CD63、TSG101、HSP70和ALIX的表达。

C、PCR检测血清外泌体中circPRMT5的丰度。UCB患者血清外泌体circPRMT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左)。有淋巴结转移的UCB患者血清外泌体circPRMT5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UCB患者(右)。

D、PCR检测尿外泌体中circPRMT5的丰度。UCB患者尿挖艾买提中circPRMT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左)。有淋巴结转移的UCB患者尿外泌体circPRMT5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UCB患者(右)。

E和F、UCB患者血清(E)和尿(F)外泌体中circPRMT5的表达水平与miR-30c呈负相关。


最后总结:

1. 本研究证明了circPRMT5是UCB组织中上调的一个重要的circRNA,circPRMT5的高表达与UCB患者的转移和/或较差的生存率呈正相关。

2.本研究发现circPRMT5的上调作为miR-30c的海绵,通过竞争miR-30c调节SNAIL1/E-cadherin通路促进UCB细胞的EMT;

3. 本研究发现过表达的circPRMT5是由外泌体分泌到UCB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的,可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


鉴于SNAIL1/E-cadherin信号在肿瘤细胞EMT进展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circPRMT5可能成为人类UCB新的治疗靶点。


小分子RNA的研究思路一般包括:筛选鉴别、表达分析、功能分析和分子机制。这篇文献基本包括了上四个步骤的内容,主要研究的是circRNA的miRNA sponge功能,我做了一个总结图方便大家从这四个步骤去理解这篇文献,这样更容易掌握这篇文献的思路和脉络。

img



总的来说这篇文献是circRNA研究一篇很好的范文,不仅涉及表达谱分析,还涉及ceRNA机制,另外还从体内体外实验分别进行了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最后的一部分还扯上了外泌体这个研究热点。虽然ceRNA机制已经不算什么新的东西,但如果大家想研究小分子RNA,可以跟其他热点结合起来做,所以这篇文献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如果想作为课题申报,可以套用下面的选题模板:

XX circRNA通过XX miRNA调控XX分子/信号通路促进XX疾病/功能改变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664

3 107 1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