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一抗二抗如何选择?
做过病理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看似容易,但真想把它做好,还是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积累和摸索经验。结合多年来做免疫组化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如何选择一抗、二抗。
一抗的选择要点和技巧
1、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的选择
由一种克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叫做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能目标明确地与单一的特异抗原决定簇结合,就像**精确地命中目标一样。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个抗原决定簇,在机体内也可以由好几种克隆来产生抗体,形成好几种单克隆抗体混杂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一般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但亲和力相对小,检测抗原灵敏度相对就低;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稍弱,但抗体的亲和力强,灵敏度高,但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可以通过封闭等避免)。
2、应用范围的选择
有的一抗只能用于 WB ( Western blotting)或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免疫沉淀等;甚至表明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
3、种属反应性的选择
这一点很重要,表明这种抗体可能存在种属差异,且这种抗体适合检测哪种种属动物体内的抗原。
4、种属来源
一般兔来源的多是多克隆;而小鼠来源的多是单克隆,但也有另外。根据此来源来选择相应的二抗。
5、生产厂家的选择
不同厂家的同一种抗体,它的实际效价稳定是不同的,我一般用效价稳定较高抗体做免疫组化效果较好,而前者做 WB 效果还可以。

二抗的原理及特点
1、SABC法
原理:SABC法是利用链酶亲和素(Streptavidin)与生物素(Biotin)特有的高度亲和力这一生物学性质,先将生物素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形成生物素化HRP,然后与链酶亲和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SABC复合物。用生物素化二抗与第一抗体结合,再与SABC复合物联结形成抗原~抗体~生物素化二抗~ SABC复合物。最后用底物显色剂显色。
特点:该法具有灵敏度高以及低背景染色等特点。
2、SP法
原理:根据生物素(Biotin) 与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具有强结合力的原理设计。在一抗(兔源与鼠源)与相应的靶抗原结合后,生物素化标记的抗多价二抗与一抗特异结合;二抗上标记的生物素与标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链霉亲和素结合,形成抗原~特异性一抗~生物素化的二抗~HRP 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复合物。
特点:该法孵育时间短(通常为10min),灵敏度高以及低背景染色等特点。
3. Polymer酶标二抗法
原理:该法采用一段多聚氨基酸聚合物做为载体链,将该多聚物与二抗结合,然后可再标记上多个HRP/AP酶分子,所以同样具有很高的信号放大作用。
特点:灵敏度高;操作步骤简单;无需进行内源性的生物素封闭。
4. 直接酶标二抗法
该法是将HRP/AP酶分子直接标记于二抗上。因此需要普通的酶标二抗即可完成。实验简单,成本低,但是因为没有信号放大作用,所以对很多表达丰度不是很高的抗原就可能检测不到。
实验结果展示: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