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保守治疗愈合全过程
患者性别:男性
患者年龄:3岁
简要病史:患者玩耍时跌倒致左肘部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我院,拍片示左肱骨外髁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要求保守治疗,就诊于我院。
临床诊断:左肱骨外髁骨折(StageⅡ型)
治疗经过:予以小夹板配合锐角托板外固定,后期肱骨髁部矫形支具固定,指导功能锻炼,恢复良好。
患者外伤后拍片示左肱骨外髁骨折,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要求保守治疗。予以小夹板外固定。
四天后拍片复查示骨折移位,再次建议手术,患者家属仍拒绝,就诊于我处要求继续保守治疗。
准备四块小夹板,前后方夹板宽,侧方夹板稍窄,铺以棉垫,绷带包裹
再准备一个锐角托板
后方夹板下方放置一个三角形棉垫,顺应肘关节前倾角
外侧夹板远端放置一个方形棉垫挤压外髁骨块防止移位
将患肢固定于前臂旋后屈肘100°位,由于肱骨外髁为前臂伸肌群的附着点,前臂伸肌群的牵拉很容易导致骨折在再移位,而将前臂置于旋后屈肘位有利于放松前臂伸肌群,防止再移位。
以上为固定后拍片复查情况,对于肱骨外髁骨折,除肘关节正侧位之外建议加照肘关节双斜位,能够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情况。
治疗近一个月拍片复查见骨折线模糊,少量骨痂生长
采用肱骨髁部矫形支具固定,支具上臂部分与前臂部分在冠状面成角20°,保持肘关节外翻继续稳定骨折端,同时肘关节可以循序渐进开始屈伸功能锻炼。
伤后两个月随访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
伤后近三个月拍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
伤后近三个月随访患肢功能、外观恢复良好。
总结: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损伤,占肱骨远端骨折的16.9%。如果治疗不当,可遗留肘部畸形并导致功能障碍。肱骨外髁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一般认为需要解剖对位以恢复关节功能与肱骨远端正常生长。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有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骨骺早闭、肘内翻畸形、鱼尾状畸形、严重肘外翻畸形、迟发性尺神经炎等,需要详细告知患者家属,取得理解,避免纠纷。一般认为StageⅠ型可以保守治疗,Ⅱ、Ⅲ型首选手术治疗。但如患者家属坚决要求保守治疗则可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来稳定骨折,定期换药推顶手法可促进骨折愈合,后期辅助肘关节可活动外翻支具既可以进一步促进骨折愈合又可促进功能恢复,预防肘部畸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