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WB做不出条带,还有一个可能被忽视的原因

发布于 2020-09-05 · 浏览 1.0 万 · IP 重庆重庆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yj1984ren 推荐

这段时间我的WB取得了一些进展,终于有点时间好好地整理一下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些经验。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些经验在此前我看过的所有文章中,都没有人提及过,但我确实觉得非常重要。我相信,对于很多跟我一样的WB新手们,会有一些帮助。

好,废话不多说,先上两张图,让大家有一点直观的感受。



img

相信看完这张图,大家已经大致猜到答案了。没错,第一张图是带有Marker的,而第二张图是剪掉Marker以后的。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前后两张图差别极其明显。第一张图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3个目的条带,而第二张图6个目的条带全部可以看到。而造成这样大反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Marker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三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选择的抗体不是单克隆抗体。第二,该抗体和Marker的结合力太强了,远远超过了跟目的蛋白的结合力。第三,我们使用的成像系统并不能像人一样识别哪些是目的条带,哪些是非目的条带,为了保证成像区域不至于过度曝光,成像系统会严格地控制曝光时间,在特定的曝光时间下,尽管成像区域没有因为过度曝光而导致影像失常,但信号相对较弱的目的条带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曝光时间而导致无法正常显示。

那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我在前面对比两张图像的差别时,其实已经透露了其中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剪掉信号远胜过目的条带的Marker。还有一个办法,假如经济条件许可,又有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买,那就直接使用单克隆抗体吧。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0 万

14 134 2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