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与我的WB实验二三事--在失败中成长

今天想在这里分享自己做实验时碰到的几件事情。
事件(一)一个失败的尝试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提取过大鼠睾丸组织总蛋白,我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实验。睾丸组织跟其他组织很不一样,从负80度拿出来以后,很快就解冻,会变得跟一滩水一样,想用天平称量很不方便,尤其是在我们只需要不超过20毫克组织的时候。当时,为了做好定量,也就是保证每个样本取到相同质量的组织,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先剥掉表面那层膜,接着除去肉眼可见的小血管,最后把整个睾丸组织全部用玻璃匀浆器匀浆了,这样每次要提取总蛋白的时候,我就用移液枪在每个样本中取相同体积的组织(可以把*头剪掉一小截,这样更容易吸取),就可以保证它们的质量大致相同了,拿这样的样本去提取总蛋白,得到的总蛋白浓度应该相差不多,对于后面做WB实验当然很有帮助。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天才,非常创新的做法,然而,实际效果却很打脸。事实证明,把组织匀浆了以后保存在负80度跟以完整的组织形态保存在负80度相比,效果很不一样,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匀浆以后保存的组织,其内的总蛋白发生了明显降解,很多地方的条带直接消失了,可以看到的条带也非常模糊。做科研确实要敢于尝试,通过这次失败的尝试,我就得到了重要的经验,我觉得虽然费了些时间,不过挺值得。
事件(二)匀浆仪匀个浆,管子竟然破了两个
我起初真的以为匀浆仪应该是很简单的。组织泡在裂解液里,加点PMSF,加两三颗磁珠进去,不就行了吗?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结果那天晚上匀浆的过程中,直接破掉了两个管子。事情比较复杂曲折,简单地归纳一下就是,不是所有的磁珠都可以配所有的管子的。搭配不好,管子真的会碎。不一定是管子质量问题,别人用的好好的,你用就碎了,就说明问题可能不在管子,而是自身操作方面有问题,所以,即使是面对一个貌似很简单的仪器,也要认真地看看说明书,再动手。如果实在找不到原装的说明书,就去网上找找,或者找一个会用的人仔细问问。我运气比较好,后来得到一位老师的指点,才知道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比如不同的组织需要用到不同的参数,效果可能不完全一样,磁珠的搭配也是有讲究的,有一些时候还需要摸索最佳的组合条件。看似简单的仪器,真想用好,也得用心去学习。
事件(三)选了个内参,结果发现它对实验处理不稳定
做过WB的人,一定都选过内参。我当时选择的内参是GAPDH。抗体回来以后,我看了一下说明书,上面写到这个蛋白的代谢会受到缺氧和糖尿病的影响。我自己做的是高温模型,我就想,说明书上并没有讲到它会受到高温影响,那选择这个蛋白做内参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后来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却意外地发现,GAPDH对高温处理很敏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带出现了明显差异。用GAPDH作内参不可行。但更尴尬的事情还不止于此。根据以往的文献报道,其他几个常用内参要么有文献明确报导过它对高温不稳定,要么没有文献证明它究竟是否可以用于高温模型。最后,我就去问了一位老师,那位老师说,他做高温模型比较多,其实也发现GAPDH对高温不太稳定这个现象,但是目前几个常用内参中,只有GAPDH还凑合。他最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直接选择总蛋白作参照。我是第一次听说总蛋白可以拿来做参照,觉得非常新鲜,后来又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真的可以这么操作,原来总蛋白也是可以做内参的,我的认知又被改写了,今后又多了一条思路。所以,做实验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意外,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那很可能是一个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