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瘘口周围感染!
男性低位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瘘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一般,恢复还算顺利,出院后造瘘口周围疼痛,发热返院。接下来的故事开始了。



造瘘口周围明显红肿,触痛阳性。伴大量脓性分泌物。换药时恰好赶上排气,结果意外事情发生了,造瘘口居然也伴随排气,仔细观察,见两破口儿与肠管相通,是不是有肠内容物排除,为了加大肠管通过性,尽可能从肠管排气,排便,于是采用上图办法。造瘘管协助排气排便,就这么叫吧,观察变化。上图为污染清理后图片,原生态图过于激烈暂且不放了。
换药第二天效果欠佳,轻触红肿部位,仍有污染物及脓液排除,首先感谢园子里大咖们的分享,接下来自己动手行简易vsd持续负压吸引如下图,材料制作方法我就不赘述了,我也是学来的,静待效果


负压效果还算满意,减少了换药时间,但是这类伤口不同于其他部位,造瘘口肠管影响粘贴,密闭差,失去负压等于给感染切口封闭,海绵吸附污染物更愿意感染。中心负压吸引调致最大。
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说说,明天继续分享。
由于当时考虑多头吸引,吸引管径较细,果然出现堵塞情况,但是效果还算可以,第三天,加用冲洗管,换药见肉芽开始生长,肠内容物仅留在海绵上少许,较前明显减少,未见明显切口中肠管漏气现象,如图改进负压吸引。



可见肠管侧海绵吸引欠佳,但吸力尚可。下一步研究如何密闭。
第五天,患者造瘘口周围疼痛感消失,从第三天开始但现在无发热,去除外层海绵因为起不到负压作用,改为红霉素眼膏外涂,结果密闭效果很棒,负压吸引良好,上图






第七天左右。直接上图吧,中心负压吸引,无明显脓性分泌物,拆除负压吸引,见伤口内明显肉芽生长,无明显脓性及肠内容物,决定给予,小头皮针引流管加压加压加压包扎,让伤口尽快恢复,消除死腔。






加压三天,期间伤口无疼痛,无发热,有情况需随时打开观察,因为加压不够,有可能积脓,那就宣告失败了。三天效果不错,上图。




观察一天,患者出院,病人少遭罪,少花钱,我们也省了不少精力,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有想详细了解的可以关注私微我。再次感谢园子内大咖的经验,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经验可以一起分享,我班门弄斧了,也借用老师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做一件事只有一个理由,想放弃一件事有许多个借口。
最后编辑于 2020-08-31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