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原创】谈一谈我做WB的总体感受

发布于 2020-08-26 · 浏览 5961 · IP 重庆重庆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5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近段时间实在是太忙,所以更新专题的事情只好一拖再拖,一不小心就到了现在。今天主要想说一说WB,也就是Western Blot,翻译成中文是蛋白印迹法。其实,在正式做WB以前,我已经看了一系列的相关材料,诸如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来自于那种非常经典的教材),还有一些防止踩坑的总结文章,还有一些呕心沥血的反思文章……凡此种种吧。但是看过了这么多的文章以后,我变得更加懵懵懂懂了。一开始,觉得这个实验还行,看着操作,我应该可以做下来,而看了这么多的文章以后,我突然意识到,完了,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了。这处处是坑,何处是个头啊!动不动就有人一年半载没有做出来结果。这是不是说这个实验很难呢?我问了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告诉我说,不会啊,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实验,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来说,这甚至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实验了。这下我放心了。我想起来一段经历,就是当年考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时候,我也一度有点担心不能通过考试,于是就去问了一个人那个考试到底难不难?那人就告诉我说,他曾经见过一位在医院工作的研究生,考了十几年没有考过。在医院工作,考了十几年,还没有过,这考试是有多难?把一个研究生都给难倒了,何况我还只是一个小本科生,我有点惶恐不安了。但后来,我又问了另外一个人,那人说法却完全不同,他告诉我说,这个考试很简单的,以你的基础,你都不需要复习,直接去考都能过!当时听完这话,我差点就飘起来了。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只有亲自考过了之后,才会有更加真切的认识。的确,那个考试既不像前者所说的那么难,也不是后者所谓的那么简单。其实现在做WB也是一样。我做过了几次以后,就有了一些体会。不是所有的蛋白都那么难做,也不是所有的蛋白都那么容易做,所谓的简单或者难一定是有所指的。所以,在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经验文章时,最起码应该有这样一种共识。

另外,我们可能很容易看到,同样一个操作,在不同的经验文章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的做法。就以激活PVDF膜为例来说一说。有教材上写到在甲醇里泡2分钟,教材毕竟是权威。有人说放在甲醇里面过一下就行了,我姑且信了,别人做WB很多,可谓经验丰富。有人说,泡5分钟,这也很有可能,质量问题嘛。有人说15分钟,为了更加保险?更有一篇堪称呕心沥血的总结里面说要20分钟,看起来时间越长越好,没有上限?所以,是真没有可以遵循的准则吗?我感到抓狂。后来,我跟着一位老师学习WB技术,我说出了我的疑惑,我问那应该怎么办?那位老师就告诉我说,其实15秒钟就可以了。老师把PVDF膜放进了甲醇中,然后开始计数15秒,后来的实验一切顺利,也就是说15秒钟足以活化PVDF膜了,不需要5分钟,15分钟,更加不需要20分钟。这就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实践出真知。也就是说,我们遇到那种说法不一致的情况时,需要明确一件事情,要么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一下方法,要么自己亲自尝试一种方法,其实说到底准则只有一个,能够做出想要的实验结果才是王道。这是我的小导师跟我说的原话,你把理论研究得再透彻,你把书本读得再精细,但是实验做得一塌糊涂,那也肯定不行。有时,简单地动一动手(千万别偷懒,也千万别期望自己做什么都能够一次成功,做科研,本身就带有尝试的性质,这种性质不允许我们永远只有成功,而不经历失败),可能比你花一整个下午坐在那里闭目沉思管用得多,至少在做实验这个层面来说,我觉得这话是适用的。

上面这些话主要讲的一些理念,并没有讲太多实验怎么去做的细节,但是在我看来,这些理念同样重要,在我们开始做WB实验之初,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能够早一点规避这些问题,或许便可以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地做好WB实验。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961

20 87 3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