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腹壁疝腔镜修补之eTEP(黄东航)

发布于 2020-08-21 · 浏览 3963 · IP 福建福建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5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 黄东航 教授

增强视野TEP(eTEP,Enhanced view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也叫扩大视野TEP: Extended view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 )技术以前用于腹股沟疝。目前逐渐应用于腹壁疝的腔镜修补。基本方法是首先游离一侧腹直肌后间隙,然后跨越到对侧腹直肌后间隙。初始套管布局和跨越点取决于缺损位置。中线长的剖腹术切口疤痕是相对禁忌症。

当处理上腹壁中线缺损,在脐下跨越拓展腹膜前及腹直肌后间隙。第一个套管切口位于脐下大约2cm半月线内侧。锐性切开腹直肌前鞘。

img


上图 上腹壁切口疝套管布局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上图 切开腹直肌前鞘以备置入第一套管

用球囊分离器(也可用指拨+腔镜分离)向头侧、尾侧方向扩展腹直肌后间隙,避免球囊过度充气损伤腹直肌。

img


一旦进入Retzius间隙,在下腹部另外置入两个套管。在第三个套管进入30度腹腔镜,向头侧方向扩展腹直肌后间隙。辨认腹直肌后鞘,将其从腹直肌上往下释放,联通双侧腹直肌后间隙。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上图 向头侧拓展腹直肌后间隙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上图 联通双侧腹直肌后间隙

对于下腹壁中线缺损,首先在左上腹创建腹直肌后间隙。在置入第一个套管后使用球囊扩张器拓展左侧腹直肌后间隙。置入另外的套管。然后向尾侧方向拓展左侧腹直肌后间隙,辨认耻骨。切开左侧腹直肌后鞘内侧面,在镰状韧带浅面进入腹膜前间隙。辨认右侧腹直肌后鞘,切开其内侧面,通过钝性分离将后鞘从上向下释放至腹膜前间隙。从右上腹壁经腹直肌直视下置入第四个套管,作为观察孔。向尾侧分离腹直肌后方最后完成双侧腹直肌后鞘的释放。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上二图 下腹部切口疝套管布局

一旦遇到疝囊,锐性游离,释放疝囊远端的粘连附着。修补后层的任何缺损。

最后,将聚丙烯补片置于创建的广阔间隙。用疝钉、经筋膜缝线或纤维粘合剂固定补片。

img


对于大于10cm的具有难度的需要大补片的缺损,可能需要附加腹横肌松解术(TAR) 。

最后编辑于 2020-08-31 · 浏览 3963

3 45 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