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以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
按:
”吃药以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这是孕妇安全用药咨询的老话题。公众科普媒体不知发过多少遍,但社会公众的认知度还非常差劲。
本文作者段涛教授发文《吃药以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段涛教授可是妇产科领域 的大咖。
几个标题:关键一:用药时间;关键二:用药种类;关键三:用药剂量与持续时间。最后一句:”用药以后怀孕有疑惑的时候,最好咨询有经验的、专业的医生”。“
---注意,这里强调:“有经验的、专业的”医生,这个“医生“实际是指专业研究围产期药学研究的医生、药师---等系列医药专业人员。不是这一”专业“的人员,你去咨询,可能会走偏、误导的机会更多。
2020-08-21 ,辛老师
吃药以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
健康报 2020 年 8 月 14 日 星期 五(8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教授 段涛
即使是健康的育龄女性,也会因为类似感冒、发烧、拉肚子、过敏等问题而吃药,经常会有人吃了药以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笔者最近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有人咨询类似问题。
意外怀孕占整个怀孕人群的比例约为30%,其中就有不少人吃过药。所以,对于准备要孩子、有可能怀孕的育龄女性来讲,平时吃药要慎重。“擦枪”就有可能会“走火”,没有一个避孕措施是100%安全有效的。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最好是在备孕的前提下怀孕,避免吃药怀孕的情况发生。
如果吃药以后发现怀孕了该怎么办?吃药以后意外怀孕了也不要轻易做人工流产,因为多数情况下,用药不会增加出生缺陷风险。用药对胚胎的不良影响要看4个条件:用药时间是不是在停经5周~11周的敏感时间窗;用药的种类;用药的剂量;用药的持续时间。
关键一:用药时间
人类胚胎的器官分化发育最敏感的阶段为停经的第5周~11周(也有人认为是5周~13周),如果在这个最敏感阶段服用对胚胎或胎儿有伤害的药物,最容易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
在此之前,它还只是一个受精卵,一个细胞团,还没有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发育,即使服用了有害药物,一般也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一旦有影响就会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这就是所谓的“全或无”的理论。
在此之后,多数重要组织器官已经分化完毕,以后主要是组织器官的继续长大,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引起出生缺陷,即使引起出生缺陷,也往往比较轻。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系统是在孕中晚期才开始发育和完善的,因此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要看具体的药物和它可能影响的器官和系统。
关键二:用药种类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致畸性,会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靶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在进行咨询并做出决定之前,需要搞清楚药物的种类,并查询相应的药物说明书和文献。
大家最常用的孕期用药咨询的依据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孕期和哺乳期用药的分类方法,根据药品安全性,FDA要求将药物分为 A、B、C、D 和X五类。
2014年,FDA发布了一项新规定,要求处方药标签更清楚地阐明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服用药物的风险。作为改革的一部分,要取消这种简单的五分类方法,在药品标签上不允许再使用字母来描述风险。
取消这种分类系统的理由是,这种做法过于简单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分类系统常常被误解,药物制造商被要求用更加直接和详细的信息来取代之前利用字母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式。未来的药品标签上将分别包含三部分:风险概要、临床注意事项和数据。这些会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关人和动物研究的详细信息、不良事件以及孕期和产后用药剂量调整的相关信息。
关键三:用药剂量与持续时间
偶尔少量的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要看服药的持续时间长度和服药的剂量。药物说明书或者文献中提到的服药和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在长期大量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当然,不能排除个别情况下个别药物在少量服用情况下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在所有的出生缺陷中,只有1%是和孕期用药相关,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即使是用了药物,也只是某种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增加,增加的概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用药以后怀孕有疑惑的时候,最好咨询有经验的、专业的医生。
最后编辑于 2020-08-21 · 浏览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