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发布于 2020-08-15 · 浏览 5195 · IP 辽宁辽宁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7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是一种肌肉骨骼强烈疼痛综合征,特征是与病史和查体结果不相称的肢体剧烈疼痛,且伴有≥1个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征象。近年来,在儿科风湿和神经科诊疗中,儿童病例报道日渐报道。

病例介绍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16

简要病史:

因右股耻骨区剧烈而突发性疼痛急诊。疼痛开始于来诊前3天,并随着运动或轻触而加重。来诊前十天有右下肢软组织损伤。

体格检查:

受累部位寒冷发绀。整个右下肢水肿。无热,左下肢无异常。

img


辅助检查:

在风湿科会诊之前,由内科医师、神经外科医生、骨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和心理科医生进行评估。完善一系列检查,包括脑CT,脑、腰椎、腿和骨盆的核磁共振成像,受累关节的X线片,下肢的超声多普勒,肌电图和脑电图。上述均未显示任何异常。

风湿科会诊显示右下肢严重痛觉过敏,伴有发绀和体温降低。左下肢灌注良好,温暖。没有发现提示关节炎。经进一步询问,患者报告在本次急诊前两年曾发生过类似症状。所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仅用物理疗法治疗。

风湿科医生要求进行Tc-99m-MDP骨显像扫描。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扫描显示,与左侧相比,右下肢的摄取量略有减少。第三阶段扫描显示右脚踝区吸收增加,表明骨代谢增加。

img


临床诊断:

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治疗建议

建议初始治疗采用理疗和技能训练

心理和行为治疗

每半年复查一次。

=============

病例述评

总体发病风险为5.46例/100,000人年。更常见于女孩(70%),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13岁(范围:5-17岁)。

分为2类:

●Ⅰ型是指患者没有明确的神经损伤。

●Ⅱ型又称灼性神经痛,患者有明确的神经损伤。

儿童患者绝大部分为Ⅰ型。


表现及其发生率如下:

●疼痛–100%

●触诱发痛(由正常情况下无伤害性的刺激引起的疼痛)–86%

●水肿–77%

●发绀–73%

●多汗症(过度发汗)–31%

睡眠障碍 —患儿常出现睡眠障碍或睡眠中断。绝大多患儿诉有入睡困难和频繁觉醒,但一般在白天不会入睡。

心理表现 — 心理应激和心理功能障碍在患儿及其家人中很常见。CRPS患儿的家长往往称其孩子聪明、成绩好、多才多艺,当患儿疼痛成为家庭关注的重点时,会引起明显的家庭内应激。其他心理问题包括转换性症状[例如转换步态、僵硬(或肌张力障碍)或躯体化]、进食障碍和自伤行为。

其他表现 — 患儿中较少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营养不良性皮肤改变、骨水肿、骨质疏松,以及受累区域的毛发生长增加。


诊断

临床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定义该病的标准:

●疼痛程度与病史和查体结果不相称

●伴有至少1个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体征(即皮温低、发绀、水肿或发汗增加)

实验室检查 — 没有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或排除诊断。实验室评估包括查血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在病程早期、还没有特征性表现且不确定诊断时,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另一种病理过程。

锝-骨闪烁成像通常显示摄取减少,但可能显示斑点增加(成人中更常见)或者检查结果正常。骨扫描结果正常可排除骨髓炎、骨样骨瘤或应力性骨折,但不能排除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鉴别诊断包括:

●创伤,通过病史和影像学检查区分。

●炎症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或骨髓炎,鉴别点是有肿胀、附着点炎、红斑等局部表现,以及发热等全身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包括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例如白细胞计数、ESR和C-反应蛋白升高。

●肿瘤;查体发现软组织肿块及相应的影像学表现。


治疗

理疗、技能训练和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195

10 74 2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