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技巧及要点

昨天参与浅表肿物切除,带教老师说我的局麻技术还不 OK,于是在 utd 上查了些资料,也与大家分享。
解剖学与生理学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下组织层位于真皮层下方。局麻药直接浸润皮下组织层,可有效阻滞从表皮和真皮层游离神经末梢传来的疼痛。皮内注射也有效,但这个过程比皮下注射更痛。
(图 1)
利多卡因 —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是最常用于局部浸润的麻醉药。
●制剂—利多卡因通常以1%溶液(10mg/mL)给药。如果需要大体积或较小剂量,临床医生可使用0.5%溶液。利多卡因浓度较高(超过1%)不会促使局麻药的起效更快或持续时间更久,反而可能增加毒性风险。加入碳酸氢钠制成缓冲利多卡因(前面的章节已介绍)可减轻注射疼痛(特别是使用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时),亦可缩短麻醉的起效时间.
技术 — 完整的未感染皮肤和清洁撕裂伤,可直接浸润。严重污染的撕裂伤或皮肤脓肿,应在伤口处的皮下注射局麻药,即局部浸润阻滞(field block)。
直接浸润 — 局麻药直接浸润的步骤如下:
●对于撕裂伤,应确保伤口远侧区域没有血管及神经损伤。
●向患者和照料者(对儿童来说)解释操作。
●按需提供镇静和约束(如,儿童或其他可能不配合的患者)。
●使用聚维酮碘、氯已定溶液或其他相似抗菌制剂清洁浸润部位,然后自然干燥或用消毒纱布拭干。
●在注射之前和期间避免患者看到针头,特别是儿童。
●对于开放性伤口,先向创面滴入数滴麻醉药,然后迅速将针头穿过创缘(而非完整皮肤)插入皮下层(图 1)。
●对于完整皮肤,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到达皮下层(图 1)。
●缓慢注入少量麻醉药在麻醉药浸润期间,既可缓慢进针,也可在开始时完全进针,然后一边退针一边给药。不必每次推药前都回抽,除非麻醉处与重要血管相毗邻。
●通过前次注射的皮肤或创伤再次进针,对毗邻部位进行麻醉,直至浸润需要麻醉的全部区域。线形撕裂伤常以这种方式进行麻醉,例如,从伤口近端进针,一边前进,一边注入利多卡因;或者进针时针头向伤口远端,一边退针,一边注入利多卡因。医生或诊疗提供者应记得最后给麻醉药的区域,如果需要追加注射,则应在该区域再次进针。这可避免重复插入针头引起再次疼痛。
●数分钟后,使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锐器(缝合针或Adson镊)轻轻测试皮肤或创缘的麻醉是否充分。完全麻醉和最佳麻醉的时间,取决于所用的局麻药
局部浸润阻滞操作步骤如下:
●沿污染伤口的边缘,经完整、干净皮肤进针至皮下层,或者经紧邻脓肿的未感染皮肤处进针至皮下层。
●缓慢注入少量局麻药,注意监测给药总剂量。在麻醉药浸润时,既可以缓慢进针,也可以一开始直接完全进针,然后一边退针一边给药。不必每次推药前都回抽,除非麻醉部位与重要血管相毗邻。
●在刚刚已经麻醉的区域再次进针,沿创缘或者脓肿周围变换方向,并追加麻醉药浸润。
●通过在已经注射的皮肤继续浸润,直至浸润需要麻醉的全部区域。
●数分钟后,使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锐器(缝合针或Adson镊),轻轻测试皮肤或创缘的麻醉是否充分。完全麻醉和最佳麻醉的时间,取决于所用的局麻药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6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