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冻干成品外观问题分享和请教

发布于 2020-08-07 · 浏览 3373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6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基本信息:

固含量20%的药液,处方未加赋形剂,只有pH调节剂;

没有共晶点,为离子化合物,冻干时形成玻璃态,Tg' = -35.2℃;

灌装量2.7ml吧,瓶子是10ml的西林瓶

冻干工艺:

img

一次干燥的时候,搁板温度-25℃,对应产品平衡温度为 -30.8℃。

一次干燥升温结束后,腔室压力开始失控,最高到了0.17mbar。很困惑,0.5平方米的冻干机,最多可以冻上千瓶,而我只冻了40瓶,升华速率再怎么快,冻干机也不可能控不住压力啊????

附上冻干曲线图:产品温度线比较细,大家别看掉了

img

冻干出来的样品,有好有坏。外观缺陷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1)     预冻阶段:产品溶质迁移至药液表面,导致成品表面结壳;

img

(2)     一次干燥:边缘产品在一次干燥刚开始时,由于升华速率过快,以及冻干机性能原因,导致水汽没有及时抽走,使产品表面发生溶。

img

(3) 一次干燥:中间产品一次干燥快结束时,由于升华阻力变大,升华速率降低,产品温度提高并超过塌陷温度,导致底部轻微塌陷。

img


img


(4)     一次干燥:部分产品底部中间有坑洼,为一次干燥不彻底进入二次干燥所致。

img

我的问题是关于外观缺陷问题(3),这两个图片是不是都是由于一次干燥快结束时,底部温度太高,产品玻璃化导致的呢?第一张图片更像是吸收了水分,第二张图片产品熔化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二次干燥导致的?

如果是二次干燥导致的,那我放在边缘的产品应该更明显才对,但是好像没有出现。

求高手分析一下问题(3)。

另外这个产品属于冻干形成无定型粉末的高固含量产品,发现上述问题后,我现在用搁板-30℃一次干燥,产品温度平衡在32.5℃,这个一次干燥时间延长了好多,中间产品水线降到一半时,再过2个小时感觉没有什么下降了。所以想问问如何改进,缩短时间,目前需要40多个小时。有什么办法缩短冻干时间吗?

我自己的想法:(1)因为产品高固含量,且是冻干形成无定型,我准备预冻时退火。(2)一次干燥阶段升温,先-30℃干燥,等中间产品水线降到一半再升到-25℃干燥。(之前-25℃干燥出来的中间产品外观合格,就只有底部坑洼,延长一次干燥时间就可以)

不知道想法对不对,大佬给点建议。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3373

8 17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