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肺话10.解剖、影像和手术的统一,外科医生的基本功

发布于 2020-08-01 · 浏览 5088 · 来自 Android · IP 天津天津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27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sunkkk +1丁当、西门开心 +5丁当

日常分享临床工作中的“肺”话时刻。

外科医生做手术,最根本的一点,是需要明确解剖结构。这是外科医生的基本功,重要性不言自明。很多时候,当你对脏器的解剖构造——宏观的和微观的,整体的和细节的,都非常清楚,那么手术入路、手术操作,这一切无非是熟能生巧、水到渠成了。如果对解剖构造不清楚,或者一知半解,那么手术很可能成为“灾难”——对术者和病人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举个例子,我们正在做一例肺癌手术。常规的肺叶切除术,根据五个肺叶的不同解剖结构,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存在一定的差异。解剖肺叶的血管、支气管,描述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变异、意外、不确定性。

再比如,清扫纵隔淋巴结。肺癌淋巴结清扫有固定的分区,如大家熟知的N1(肺门淋巴结)、N2(纵隔淋巴结)。对于不了解这个部位解剖的人(比如刚接触肺科的医生),他可能只是看到了“随便找了几个有淋巴结的部位择了几个淋巴结”,但是实际上这个部位为什么会有淋巴结,以及这个淋巴结区域如何在胸腔内寻找定位,都是以解剖学为根基的。

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大致来说有三个方面。

解剖:正常的****组织结构。

影像:从二维平面建立头脑中的三维视角。

手术:解剖和影像的结合指引下,实战中精准定位、完美操作。

如何结合好这三个方面,成为了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共同讨论进步。

解剖:除了医学院尸体,我们临床中学习最多的来源就是解剖图谱。牛x的解剖图谱不仅细节清晰,还能从各个层面和方向显示解剖断面,让你能全面了解局部细节。

img

我们都知道,在空间中定位一个点,需要xyz三轴。在人体内,我们规定了“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三个方向,来全方位了解一个解剖结构。

冠状位,可以看到上下关系、左右关系。

矢状位,可以看到前后关系、上下关系。

水平位,可以看到左右关系、前后关系。

也就是说,通过解剖层面,我们基本上能够建立起属于某个解剖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积累和三维立体思维能力。

举例。

纵隔淋巴结。3A区,血管前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以上层面(上下关系)、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和上腔静脉前方(前后关系)、主动脉和腔静脉外缘内(左右关系)的区域。4L区,左下气管旁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上缘至气管分叉处(上下关系)、主气管左侧(左右关系),5区淋巴结深处(前后关系)。

影像:我们临床中最常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CT,实际用到最多的也是横断面扫描(水平位),当然现在很多医院都有全面的三维CT重建。水平位可以获取前后关系、左右关系,缺少一个上下关系,怎么办?没关系,电脑薄层扫描提供了连续横断面浏览功能,通过这个功能,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上下层面的关系,还能从动态浏览中获取血管走形、病变位置的更多信息。

img

还是以纵隔淋巴结为例。以上图像,同时显示了3A区,4L区和5区淋巴结。通过脑海中的三维立体重建,是不是对其部位理解就清晰多了?

手术:胸外科手术是对胸腔内解剖结构“从理论到实践、从想象到变现”的过程。不管是胸腔镜还是开胸,手术解剖让你对解剖整体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知,不可谓不深刻。所以,如果你从事相关领域,实际参观了解一下手术中的解剖,也许会有很大收获。

还是以纵隔淋巴结为例。通过解剖奠基、影像重建,我们已经知道了淋巴结的定位。而在现实世界的人体胸腔内,我们又该如何发现结构位置呢?必须要承认的是,对解剖构造再清楚,真正转换为人体内的时候,一开始会感觉到“混沌、茫然”,不知道视野所见的东西都是些什么。这太正常了,毕竟解剖图谱和影像重建中所展示给我们的,都是细节化、形象化的东西,这个结构的真正面目,只能在手术这种真实世界中得知。

img

当通过不断手术的积累判断后,我们就可以辨别出一些最基本的解剖结构(比如气管、大血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空间位置关系(前后、左右、上下)。这样对所解剖的纵隔淋巴结,也就很自然地知道了其位置和手术入路了。

img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088

6 204 4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