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医学小硕四川重庆求职经历
说起来我的求职路线拉的蛮长的,持续了将近一年,期间的各种滋味都经历了一遍,现将自己的经历总结一下。
1.最开始是去年10月底,武汉有一场成都市级单位的现场招聘,当时和同学去了,拿着简历打算试试水,最开始在市三排队,结果人事科老师直接说我们只招博士;后转战市二,(因为我有个师姐已经在市二工作 打探了一下情况,感觉市二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所以当人事科问我 能不能很吃苦,消化科很累的哦,或者愿意去急诊 重症吗,我的回答比较敷衍,当时收下简历让等后续;后面再去市一瞅了一下,结果市一委婉的建议我再去其他医院看看。成都大学附院 刚好来招人的有个是副院长,就聊了一会儿,但他说因为消化科主任是博士,所以现在招人也是要求博士,所以无望了。作为第一次找工作,当时心气讲真是比较高的,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后面的医院也没有再看了。
2.然后就是参加了学校年底的双选会,也主要是将目标医院定位在四川重庆,四川这边成都市级医院和绵阳市中心医院内科基本都是要博士,感觉没戏;重庆有陆军军医大学三所医院,重医附一附二,重庆合川医院等,附一附二咱也不敢想,听了陆军军医大学的宣讲会,投了几份简历(但后面通知我笔试把我电话号码搞错了 错过 心塞)。当时万州三峡医院也在招聘,但不是很想去,哪想到年底就升级为重庆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要求level也跟着水涨船高,诠释了当初你对我爱搭不理 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3. 秋招没有很好把握机会,只有等春招了。1月份在肾内科,春节提前回家,本来准备初三返院初四值班,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老老实实呆家里,写毕业论文,线上投投简历。当时广投简历,现在去翻我的邮箱,全是求职求职求职,但大部分都石沉大海了。说实话,时间一天天过去,工作的事没着落,论文也写的头痛,整个人心情比较烦躁。后面陆陆续续也进行了一些面试,参加了西边战区总医院的笔试面试,但后续也是凉凉,网上面试了绵阳市三 还比较正式,结果主任问问一个专业问题我没答上了,自我感觉也是凉凉,还参加了广州那边医院的面试,期间也有一些民营医院,成都京东方医院call me,但想想毕竟对民营医院不是很了解 而且自己一个刚入的菜鸟,还是要先去公立医院历练历练比较好。
4.一晃论文都答辩了,工作还没找到,我都佛了。期间有个小插曲,我去帮我同学去研究生部拿就业协议书,老师问我工作找的如何了,我说还没找到,然后老师打趣我说自己工作还没落实帮同学这么积极,真是尴尬????。后面7月又回成都,收到通知参加成都医学院附院的面试,面试时先自我介绍,然后其中一个老师(目测是消化科主任)问了俩问题,其一是会内镜不,其二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方式。(这是我很扎心的地方,虽然我专业是消化科,但规培三年消化科就轮转了4个月,没有安排我们去内镜室学习,当然自己也有错,没有利用周末空余时间去内镜室蹭蹭,这成了找工作时的短板),问完回答完后主任就说他们是想招搞介入的,面试完毕,卒。后面又去绵阳404参加了面试,主要也是问内镜经验,研究方向,最新研究进展,为什么来我们医院等问题,感觉他们医院蛮缺人,当时我和另一个男生面完了就签了,偷偷看了一下违约金1万2,感觉肉痛好吗。虽然签了但是感觉心情五味陈杂,这时又收到大坪医院参加笔试的通知,到现在终于笔试面试搞完了,一切都静待结果吧。
自己的经验教训就是:专业知识一定要熟悉掌握,技能多学不会错,性别男更有优势,大内大外科博士才比较好找工作(后悔研究生没学辅助科室),面试的时候要自信一点,找工作就是一个血虐的过程,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第一份工作,而不一定是最终的工作,所以需要结合自身条件 需求 定位综合考量。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