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从医一年记
不知不觉已经在港从医一年多了,也顺利完成了实习,收获颇多,也有很多感触,来分享一下吧。
我这一年也算是运气爆棚,前半年实习赶上了香港回归以来最大的一场**,社会严重撕裂,后半年则遇上了新冠肺炎。。。。至今香港成为全国最重灾区。。。。
有时候会安慰自己,好事多磨。事实上这一年经过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看清了很多东西,对于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我是个热爱祖国的香港医生
说说自己这一年来的经历吧。在香港从医,现行的政策是,非本地毕业生需要考LMCHK,这个大家都知道了,然后考出来后如果自己原先不是香港认可的专科医生,就需要完成为期一年的实习医生训练。如果已经是香港认可的专科医生,那据说半年就可以了。所以我做了一年的实习医生(Houseman)。
想必有不少人看过On Call 36小時吧。坦白讲,剧就是剧,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真实的实习医生并不像剧里那么爽。。。
实习医生一年需要完成4个轮转,需要有至少一个内科,一个外科,剩下两个可以妇产、儿科、骨科等选择,或者做两个内科两个外科也行。我的选择是两个内科两个外科(后悔中)。
第一个实习科室就是内科。日常生活就是早上9点开工,下午5点收工,中间就是一直干活。通常不大可能准点收工的,中间也基本上是脚不沾地的一直忙。我们只有4个Housemen,所以排值班的时候一开始是4天一个值班,后来有人休年假的时候就变成了3天值一次班。值班是连续30小时,到第二天下午1点才可以走。我记得我第二天上班就是值班,那天早上8点吃了一顿早餐后,下一餐就是第二天中午1点了,中间真是忙到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不过也是因为刚刚开始做的原因,笨手笨脚的,做什么都要花很久。到后来做了一个月的时候就已经驾轻就熟了,就再也没试过值班值到没时间吃饭喝水的情况了。
香港的实习医生需要做的事情和内地很不一样,我们需要自己抽血,自己打静脉留置针,还需要自己处理病人的一些突发情况比如血压高了低了,血糖高了低了,头痛发热肚子痛之类的。我曾经有试过一个病人一次抽20多管血,也试过一个30小时班抽了40几个病人的血。。。
第二个实习科室仍然是内科,只不过换了一家医院。具体的生活就大同小异了。不过这一期开始,实习医生们就开始不停的找医院找科室进行面试了,也就是开始找专科医师培训的机会了。有人出去面试,我们就要帮忙照看TA的病房。哦对,这两家医院,一个实习医生要管3-4个病房,一个病房差不多30-40个病人。(我们所称的病房相当于内地医院的病区)
第三第四个实习科室就是外科了。外科算是我的老本行,再加上之前轮转过内科,已经相当熟悉本地医疗制度,所以上手也是非常顺利,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第三个实习期,我也顺利拿到了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机会。这也是香港从医的一个好处,只要做的不是太差,基本都可以做到专科医师培训。只不过不一定能做到自己心水的专科罢了,但都有机会在后面再重新选择。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驻院医生了(Medical Officer),深感和实习医生有很大不同。杂事少了,责任大了。以前下班回宿舍就可以啥都不想尽情的看剧吹水,现在晚上睡觉都有可能还在想着病人的事。但人总是需要成长的……
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