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多发肌瘤剔除---肌壁间肌瘤需要反复确定部位#丁香打卡#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病例特点:
1.患者

,女,44岁,因“经期延长2-3年,下腹痛半月”入院。左侧小腿骨折行手术治疗,2000年在本院因“难产”行剖宫产手术一次。
2.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律,3-7/30,经量中等,无痛经。月经不规则2-3年,周期正常,经期延长8-9天,经量中等,无明显痛经,未予检查及治疗。半月前下腹痛,阵发性,不剧,06-22来院检查,彩超发现子宫肌瘤、宫内节育器下移。末次月经2020-06-23,如其来潮,经色经量同前。现经后3天要求手术治疗入住我科。自发病来患者未出现头痛头晕,无眼花乏力,无腹胀腹泻、肛门坠胀,无异常阴道流液,饮食睡眠均可,二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3.体格检查: T:36.5℃ P:92次/分 R:18次/分 BP:125/82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发育正常;阴道:壁光滑,见少量白色分泌物,无异味;宫颈:光滑,见环尾丝,无举痛;宫体:中位,如2+月妊娠大小,质中,前壁饱满,形态欠规则,无触痛,活动度一般;双附件区未及异常。
4.辅助检查:2020-06-22 本院彩超:经阴道探查:子宫大小约6.1cmx6.0cmx5.7cm,肌层回声欠均匀,内探及数枚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及团块,较大约5.0x4.1cm,界清,周边及内部均探及彩色血流。内膜共厚约1.2cm,宫颈区探及节育器声像。双侧卵巢大小显示不清。子宫直肠凹见深约2.1cm液性暗区。诊断意见:子宫肌瘤、节育器位置下移、盆腔积液声像。入院诊断:1.多发性子宫肌瘤 2.节育器异位 3.疤痕子宫
入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取环术。术中见“子如孕2+月大,后壁稍凸起,反复碰触子宫,有肌瘤存在,表面光滑,宫底见一直径2cm的肌瘤突起,双附件正常,双卵巢均3*2*1cm,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应患者要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反复用血管钳及吸引器探查肌瘤的部位后------在子宫后壁凸起处,用垂体后叶素6IU+生理盐水100ml注射于肌瘤的包膜内,用单极电钩纵纵切肌瘤表面的子宫肌层至肌瘤包膜,钝性加锐性将肌瘤剔除。同法剔除宫底部肌瘤,0/1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创面,充分止血。反复触碰子宫未发现有子宫肌瘤。用子宫旋切器将瘤体取出,见子宫肌瘤无明显变性。予取环钳取出“T”环一枚,完整
体会:肌壁间肌瘤,肉眼及彩超不能明确告知肌瘤的部位,手术中需要反复用血管钳及吸引器探查肌瘤的部位。否则会错误将子宫肌层切开。造成子宫的损伤。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