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PCR测定的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BSP、OPN等)汇总

发布于 2020-06-16 · 浏览 1.7 万 · IP 湖南湖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4 年零 3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1.      成骨细胞调控的骨形成:

成骨细胞在骨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该过程由三个步骤组成:①增殖:成骨前细胞数量的增加;②分化:成骨前细胞成熟的过程成骨细胞;③基质矿化作用:成熟的成骨细胞形成新的骨基质

2.      成骨特异性基质蛋白

成骨特异性基质蛋白主要包括碱性磷酸酶(ALP)、骨唾液蛋白(BS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I型胶原(COL I)。成骨细胞表型是分两个阶段特异性获得的。在第一阶段,细胞增殖并且基质成熟。与骨细胞表型有关的特定蛋白质,例如在第10到15天的细胞增殖和基质成熟过程中检测到碱性磷酸酶(ALP)。在第二阶段基质矿化并表达成骨后期标志物,比如10–15天至25–30天表达骨钙蛋白(OCN)最后,多种合成代谢信号通路积极参与控制骨形成,例如BMP,Wnt和Runx2通路。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是最广泛认可的成骨细胞活性标记。它是成骨细胞表型和成骨细胞分化的典型蛋白质产物。ALP 由在活性位点含锌的同型二聚金属酶组成,ALP水解多种磷酸盐化合物(例如ATP),将产物(特别是无机磷酸盐)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影响Pi稳态。细胞外基质中还含有其他钙依赖性蛋白,基质囊泡利用Pi引发细胞外基质钙沉积物的晶体成核,从而导致羟基磷灰石的形成。通常,ALP活性的出现代表成骨细胞生成的早期表型标记

各种蛋白质的复杂网络参与成骨的调节。骨唾液蛋白(BSP)在ALP表达后出现,位于矿化基质中,可以在体外促进羟磷灰石矿化的成核作用,并增加钙的结合及钙结节的形成。骨钙素(OCN)出现在成骨细胞分化的末期,可以与Ca2+结合以调节钙离子稳态和骨骼矿化。OCN缺陷小鼠的骨形成甚至增加,暗示OCN是晚期成骨细胞标志物,但并不代表骨矿化程度。BSP和OCN的表达分别代表成骨细胞分化的中晚期骨桥蛋白(OPN)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中较丰富的非胶原蛋白之一,可以有效刺激成熟破骨细胞的破骨细胞生成和吸收活性。此外,I型胶原(COL I)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可刺激成骨细胞粘附和分化

3.      成骨相关转录因子

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节,例如Runt相关转录因子2 /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 / Cbfa1)和osterix(Osx)。Runx2 / Cbfa1和Osx对于调节负责成骨特异性基质蛋白(包括ALP,COL I,BSP,OCN,OPN)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并最终刺激骨骼结节矿化。

      转录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对胚胎形成过程中的骨形成至关重要,并且是骨分化的关键介体。最近的研究表明,Cbfa1的表达与成骨细胞从增生表型向分化表型的转变有关。然而,成骨细胞谱系细胞中Cbfa1的过度表达并不一定会导致成年骨骼中骨形成的实质性增加,但在体外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并且在体内可以通过增加RANKL表达促进骨吸收。

与Runt相关的转录因子2(Runx2)是成骨细胞表型的中央控制基因。Runx2是一种重要的成骨转录因子,可以与成骨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成骨细胞特异性顺式作用元件(OSE)2结合。有证据表明Runx2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证明, Runx2基因的一个拷贝被破坏会导致颅骨发育不良,而小鼠内Runx2基因的敲除会阻止成骨细胞的发育。

Osterix(Osx,也称为Sp7)是一种新型的含锌指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骨形成至关重要。Osx蛋白调节许多特定的成骨细胞分化标记物的表达,包括Runx2和Osteonectin(ON)。遗传研究表明,Osx是成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中Runx2的下游基因。

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核受体PPAR-γ是成脂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是在诱导成脂分化后激活的主要转录因子。PPAR-γ和C/EBP-β的激活有利于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而PPAR-γ缺失可导致成骨细胞分化增加和骨小梁体积增加。因此,抑制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可能诱导其成骨向分化。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lfs.2016.01.024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7 万

1 310 4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