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经验】大龄考研党,记录一下——考研还是要趁早。。。

终于看到了拟录取名单,没有多少喜悦,只是觉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静下心来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没啥经验可谈的,毕竟考的得也不咋的,就是想给同样有想法的同志们一点信心吧。本人双非普通本科,毕业十年了,去年刚聚会过。真的是后悔考晚了。
说到动机,应该是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考研梦吧,还有就是考研英语中多次提到的"同辈压力"。去年裸考试了一次,249分,但是考试过程让我感觉没有那么难受,竟然感觉有了点信心。年底快过年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辞职搞一下了。跟家里人说,都支持我,上班那么多年,经济上没有太大压力。那时候对考研真是一头雾水啊,想必好多和我有类似背景的人也这样吧,但总算搞清楚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我们这里是从我们那一届起开始规培的,而我们是个小BD医院,压根就没搞清楚,可能又接不到地方的政策指导,没让我们规培,还好医院聘中级也没对规培有要求。想了想安全起见,我还是考专硕吧,专硕是应届生的香饽饽,那就注定要去和小伙子们拼一下。
记得那时候是12月份,老贺的新版还远没上市,买了套19的DaoBan屯着了,质量还不错,还有两本前一年便屯下的也没有看过的傲视天鹰和一套英语历年真题。那些边工作边考研的人我真是佩服,我没有那个毅力,我得专心做一件事。三月中旬递了辞职报告,有人说你这样不值得,等你考出来了,你的位置也被别人占了,说不上到时候研究生也很难找工作了,有人说你辞职太早了,看书久了容易疲劳。顾不得那么多了,已经决定辞职了,我要保证一次成功,于是四月中旬正式离职了。我本就不是一个自制力和执行力很好的人,所以不可能在家看书,家里宝宝吵吵你就看不下去了。我住的地方开车十分钟,是本地的一所大学,好多本地人考研的会选择去那里看书,我也去了。初进校园,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庞,仿佛自己真正又回到了校园。因为也不熟,我并没有找到他们的考研教室,就待在教学主楼里看,像打游击战一样,有课了便换一个教室,感觉他们学校的学习氛围比医学院校差多了,看书的很少,很多时候甚至是我一个人一间教室。习惯了天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乍一停下来很不适应,一上午看下来,走到外面的时候头晕目眩的,过了些日子颈椎疼了腰椎也不舒服,我知道肯定要经历这个过程,个把月后,啥症状都没有了。看到好多人课表里都排了锻炼时间,我却排不出了,因为我并没有选择天天泡在教室里看,我的作息时间跟着老婆走的,开始还有时候骑公共自行车去,就当锻炼了,随着天气转热,老婆喊太晒了,我说那就接送吧,就这样早晨起来送她去上班,中午大概下班时间接回家吃饭,下午再送去上班。晚上的时间除了后期去过几次学校,基本都在家里看了,这样子的作息一直持续到考研前一天。有一次老婆休息,大概是暑假前的时候,我去了个大早,刚七点吧,我坐下来后过了会,一个平时自习室经常能见到的面孔进来了,一个小男生,说我来的好早啊,我说就这偶尔一次,顺口问了他政治看了没,他说看过一遍了,我心里一惊,对政治我还啥都不懂呢。我说天天看到你在这里,你是这个学校的吗?他说他也毕业了,在附近租房,每天早晨七点到学校,中午在学校吃了休息会继续,晚上也是,看书到21:30回家,我心里又是一惊,我这天天光是路上耗费的时间也有两小时了吧,这样子能考上吗?心里不免犯了嘀咕,可后来又一想,你本来的条件也不可能做到人家那么自由啊,本来就自己就断了收入了,家里事情也不可能不闻不问啊,能做点就做点,就这样吧。暑假到了,学校封校,只能去我爸住的小房子里闭关了,说实话,不管是家里还是这样单独的封闭环境,效果都不如教室里好,你坐在教室即便没有人也会觉得有人监督一般,假如再有人一起看书,更不好意思做小动作了。
言归正传,其实这算是第一次真正的考研吧,有准备的考研。第一次自然想到去园子里找那些大神的经验贴,参考下,好的书,好的APP。大神们的作息是照搬不来的,只能边看边摸索。因为去年裸考政治也有55分,所以很自然的把政治排在了最后。
首先是西综吧,大头,开始的时间大部分都给了它,上午全部是西综,下午做一会英语有时候还会看会西综,晚上也是西综,偶尔英语。我属于看书很慢的那种类型,不像有的人可以一目十行的,所以我的进度很慢,听说生化比较难,我就选择了先看生化,后面就是按照大神推荐的先生理后内科,先病理后外科。说实话作为一个学过好多年没再仔细看过的科目,小三门开始真的觉得挺难的,有时候想不通的还会钻牛角尖。都说刘不言的生化好,就配着他的视频跟着傲视天鹰讲义走了一遍,讲的是还不错,有些口诀总结的蛮好。剩下的就全部跟着老贺的视频和讲义走一遍,开始就是单纯的看书,真的有点看完就忘记的感觉,后来想到了某位大神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在看的同时把重点的东西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字迹挺潦草,我本也没打算再回过头看这些笔记的,只是为了在写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记忆而已,本来打算第一轮把讲义全部走一遍后把课本看一遍的,结果发现自己真的是太慢了,可能也是中间看完书夹着做同步练习的缘故吧,遇到不会的我都想查到出处,自然就很慢了。到了六月份,我的第一轮才算结束,还是在没有看课本的情况下。第一轮结束后,试着去做历年真题,错的好多,特别是小三门的题目,于是边做题边带着把小三门又走了一遍。做真题也是很慢,通常一天能把一套搞定就不错了,做完后把所有的错题标注后在讲义上找到出处,弄不完的就晚上继续。待到所有真题做完了后,又把老贺的内外科讲义看了一遍,内外科课本看了一遍,有的大神说课本一定要看,我后来是觉得我没有那么多精力了,加上我看完内外科课本也没觉得有太大作用,小三门的课本我碰都没碰,基本都靠讲义了,这可能也是后来我西综成绩不太如意的原因吧。真题全部完成后,又把老贺的讲义全部走了一遍。之后就是做老贺的5套押题了,也是每天一套,不会的题目全部编注后查找到出处。后来十月份后政治就成了主导,西综主要是把先前的错题看一遍,其中不会的再次增加标注。后来实在是没东西做了,又得保持手感,在网上买了本昭昭老师的冲刺五套卷,说实话做下来还是感觉老贺的题目有水平,昭昭老师的题目感觉太基础了,还有不少错题。对了,后来还买了一个小APP的做西综历年真题的,挺不错,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刷刷题,解析不错,后悔买晚了,只用了几个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最后的日子就是看之前标注的错题,手机上刷真题的错题。
再说英语,本身我的基础不差,但毕竟丢了十多年了,其实我在两三年前就下载了一个知米背单词的APP,但是没正儿八经背过,兴致来了看几个,兴致没了几个月不带看的,所以到了我正式想考研的时候,单词表上显示我考研单词背了还不到一半,而背过的是在那么长的跨度中完成的,前面的基本上也忘记了。只能接着继续背啊,开始一天十来个,后来慢慢增加。就这样到了大概七八月份吧,才算把单词走完一遍,之后又把历年真题高频词汇走了一遍。英语这科目没讲义没课本的,主要依赖历年真题了,又买了一套张剑的历年真题的黄皮书(05-19年)和80篇阅读理解,后来购买肖老师时政那本小书还送了本英语作文预测的书,英语就这些资料了,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有时候每天会抄一句,不会的单词录进知米里,后来看了下也就抄了一百多句。在英语上面我觉得我是走了弯路的,虽然先前在做真题前我也看过诸如何凯文的长难句,田静的语法之类的,还有新东方的阅读理解之类的东西,但是显然我没有上心,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做题的技巧没有注意,也不怕你们笑话,就是用最笨的方法(逐字逐句地把文章读完,然后做题),把历年真题全部做完了,当然,作文我没做,留到后来弄了。以至于考研前都没有真正的在规定的时间内模拟做过一套真题,这也为后来考试中的时间安排的混乱埋下了伏笔。当然,做过的真题,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查询后标注,然后再输入到知米背单词后背。待到真题做过后就在下午英语时间里做两篇张剑的阅读理解,也像真题那种精做一遍。自我感觉80篇还不错,当然有的也挺难的,做的好的可能只错一题,差的就只能对一题,以至于后来做到14单元时放弃不想做了。英语真题都搞完了感觉有些迷茫了,除了带着弄一下作文模板之类的,不知道该做啥了。恰在这时候遇到了我认为的转折点。去年正好是我们毕业十周年,八月份的时候吧,一起回去聚了下,感受了母校的发展,让我更憧憬再回校园的样子了。更重要的是我遇到了正准备去读研的同学,他和我推荐了刘晓燕的保命班,给了我一个前一年的保命班视频,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回去在自已网盘里一翻,我既然之前就有部分她的资料,只是没有这个保命班的视频。把保命班视频看了一遍,感觉收益颇多,于是又把她的冲刺班的其他部分都看了一遍,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知道了做题有技巧了,甚至一些偏门的技巧都是可以用的,也许其他老师也讲过类似,只是我没注意到而已,总之感觉好多了。于是用她的方法再回头去做那些做过的真题,果然有规律可循,再去做张剑的阅读理解也没有那么难了。只可惜真题当时都已经被我做完了,其实拿了空卷再做脑海里总有记忆,感觉没有多好的效果了。作文正是用了刘老师的方法,其实感觉那个模板没有她说的那么神奇,但是总归能撞到套用模板的题材的概率大大增加了。按照她的模板和先前得到的那本作文书,自己按照不同话题写了二三十篇范文,没事就背背,主要是那些经典的句子,即使换了话题也可以说说的,真的不错,后来的考试也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是政治了,我先前就买了肖老师讲义和1000题,一直没有看过。我本来的计划就是十一之后看政治,记得很清楚,9月30号的下午,我第一次翻开了肖老师的讲义。对着前一年的视频走,感觉云里雾里的,题目也是做过就忘记了。稀里糊涂的走了一遍讲义就做1000题,错题再回讲义里找答案。就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份,感觉稀里糊涂的,后来百度了下考研政治技巧之类的,才明白了政治大头是选择题,选择题又以多选题为重,分析题不太能拉开分数的,于是感觉有了方向。有一天下午去学校时找不到车位了,好像有啥考试之类的,郁闷地回了我爸的小房子里,到的时候有点晚了,也就开小差了,打开QQ翻消息,在一个考研的群里老是有人向里面发链接,大概就是转发链接免费获取肖八简洁背诵版的链接(小白考研),好奇地点了进去,发现免费获取的只有肖八,而里面有购买链接还可以获取肖四,并且有微信小程序刷题,才89,马上拍了下来,后来才发现赚大了,里面主流的辅导老师的预测题都有,我算了下好像三千多题。于是后来的个把月时间好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刷这里的题目,肖四肖八先前早就预定付款了的,不然完全不用买,里面的题目在小白考研里都有了,还有解析,总结的肖四肖八简洁背诵版也不错,不过我不擅长那种大段的背诵,只是把一些原理之类的记了下。后来甚至把那些总结的题目选项概率之类的也看了下,我觉得在遇到摸棱两可的时候挺有用的。
转眼到了考试的时候,政治的选择题感觉没有啥特别熟悉的题目,但是那些知识点也都浮现在预测题里了,再检查的时候也充分运用了那些总结的概率之类的方法,自我感觉选择题不会太差。分析题感觉背诵的好多也都忘记了,但是扣紧原理和主题,自由发挥一些,只要不fandong,应该也不会太差。
然而,下午的英语出问题了,感觉是自己考得最累的一次考试。主要原因是自己考前完全没有做过模拟题,考试的时间安排除了问题。很多老师是建议作文-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的顺序答题,而我一直做完形填空比较有感觉,最怕新题型,于是自己做了微调。看到两篇作文的题目,心里踏实了一些,自己总结过的可以写,洋洋洒洒的写了下来,因为感觉有的写,我写的字数都不少,感觉快超出要求那种了,但是我的时间也用多了,自己太专注了没注意时间的问题,待到两篇完结,抬头发现时间过去50分钟了,一身冷汗,脑子里想到了辅导老师的话,小作文10分钟,大作文20分钟,完蛋了,我这都超时了,可咋办,闭上眼睛定了定神,只能继续了。还有个小问题,最好备个刀片之类的,我很谨慎地写,两篇里还是有一个字母写错了,涂改了下,要是有个刀片轻刮一下应该更美观些。接着我先做了完形填空,有几题感觉吃不准,时间也久了些,心里更慌了。接着就是阅读理解了,飞速的阅题然后定位,待我四篇都做完时,发现自己四篇只用了四十分钟,这时间弄得,没办法发只能继续了。待到都做完发现还剩四五十分钟时间,这世间安排的真是乱七八糟,把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仔细检查了一遍,阅读理解大概走了一遍。整个考英语的时间就在紧张和惊慌的情绪里,精神高度集中,考完感觉累得要虚脱。
第二天的西综就感觉轻松了,感觉好多题目都会,觉得西综的成绩应该不差,不曾想却是考的最差的科目。
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出分的日子,查到分数的时候有些开心的,西综213,英语68,政治70,虽然西综离我的预期有些差了,但是这个成绩按照以往的报考我们当地的临床学院应该问题不大的,并且显示专业排名是第一,更增加了我的信心,可是也没能高兴太久。出分后本来想去联系导师的,疫情期也不方便,就作罢了。后来辗转打听才知道我心仪的导师不喜欢往届生,而同时也得到了还有一个专硕导师的名额,我之前得到的只有一个专硕的信息是错误的,这一年我一直在奔着这个目标,却不曾想一直是错误的信息,看来这类信息还是导师带过的学生那里来的靠谱。后来还是去见了导师,也确如所料,他不喜欢往届生,还透露有人早就找过他的信息,让我去找另一个导师,后来满怀希望的去找了另一个导师,也被告知早就有人考前就找他打过招呼了,待复试成绩再说,我顿时慌了神,复试嘛,都懂的。后来学校公布了网络复试,本来是个可能对我有利的消息,却让我更担心了,网面的话,导师的影响因素岂不是更大了?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可能越是小的点名额少可能越容易出现关系户之类的情况,更担心了,甚至想好了再战。这件事情可是让我担心了俩月,一切都在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有了转机,复试名单显示我们专业进入复试的只有俩人,啥情况?想了想也没搞懂,反正就是俩人进了复试,收两个人,走过场般的通过了复试,复试的分数我还是高了一点,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现在想来考研真的没有那么难,只要能坚持下来,特别是学硕应该更容易些吧。考研还是要趁早,不然,多少会有些尴尬。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6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