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折角型狭窄的超声表现

血管通路中我们认识过很多种类的狭窄,有内膜增生的,有血管挛缩的,有两种混合的,还有隔瓣型狭窄(瓣膜型狭窄),临床上还有一类狭窄是因为血管弯曲形成折角引起的,暂时可以称之为折角型狭窄。
顾名思义,这类狭窄是发生在血管转角部位,通常和血管发育有关。
根据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血管长度增加
内瘘静脉发育不仅径向发育,还有纵向发育,当纵向发育过于明显时,血管过长而肢体长度不变,导致局部弯曲
弯曲转角的内侧壁相对较长,当超过了血管壁的抗折极限时,内侧血管壁向血管腔内凸起,甚至相邻血管壁贴合在一起,这内凸的血管如同隔瓣对血流形成了阻挡,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狭窄。
这种常常见于血管较容易发育的病例,上臂头静脉更加常见,可能与上臂皮下组织相对疏松,血管更易迂曲有关。另外头静脉弓部位也较常见。
2.血管局部膨大(宽度增加)
这种情况也见于血管转角处,虽然血管总长度未增加,转角总体角度也未明显改变,但局部血管局部膨大,膨大的血管壁向转角内部隆起,局部血管壁变长,最终也导致血管壁内凸形成狭窄。
这种情况常见于自体动静脉内瘘附近,血流冲击或者下游狭窄导致血管局部扩张膨大。
而转角本型狭窄本身又加重血管内压,使膨大处继续加重,是一种恶性循环。
3.血管长度宽度均增加
这种情况应该更为常见,兼有以上两者的特点。
这些狭窄经血流冲击,长时间后内膜也可能会增生,此时即使将血管捋直狭窄也依然会存在。
超声表现如下图。血管转角内侧壁折叠内凸,形成隔瓣样结构,有效管腔狭小。
彩色多普勒上可见血流从残余的管腔部位通过,血流束细小,流速高。
下面是头静脉弓的转角型狭窄。
要注意的是,在超声扫查时,扫查切面需要与血管转角平面平行,所以常常需要将探头倾斜。
另外在转角的血管壁折叠形成的隔瓣与超声发射方向平行时(如下图),这个隔瓣显示可能不明显,需要变换扫查角度以及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
另外,查体也是提示狭窄的重要方面。
在DSA上,因为转角血管紧贴,这种狭窄可能会漏诊,当查体怀疑时,血管造影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变换球管角度再造影,二是逐帧查看造影图片,观察造影剂流过转角时血管的宽度。
下图中黄圈中的转角狭窄就显示比较好,而红圈中其实也有转角狭窄,但由于X线照射角度而不能显示,但可以看见血管内有类似分节的改变,此时就需要改变球管角度再造影。
(版权所有,严禁盗用)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