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解剖(精美图集)

食管
食管是一肌性管道,长约25cm ,连接咽与胃。食管起自颈,在环状软骨下缘和第6颈椎水平沿脊柱前方下行,经上纵隔和后纵隔,在第10胸椎高度穿膈肌食管裂孔入腹腔,在第11 胸椎高度与胃贲门相接。
食管肌
食管的行程基本上是垂直的,但有两个轻度弯曲,其起始端位于正中面,向下偏左达颈根部,此后至第5 胸椎附近又逐渐回复于正中面,在第7 胸椎高度再次偏左,然后穿膈肌。 另外食管还随脊柱的颈、胸弯曲作前后面的弯曲。食管是消化道中除阑尾之外最狭窄的部分,全长有4 个狭窄部位:食管的起始部[距中切牙15 cm ];主动脉弓跨越处[距中切牙22.5 cm];左主支气管跨越处[距中切牙27.5cm ];食管穿膈肌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这些数据对经食管插入器械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管颈段
食管颈段位于气管后方, 二者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喉返神经在气管食管沟内或沿着气管食管沟附近上行。食管后面为脊柱和颈长肌、颈深筋膜的椎前层,两侧为颈总动脉和甲状腺后面。在下颈部食管偏左,因此,与右侧相比左颈动脉鞘和甲状腺更靠近食管。此外,胸导管沿食管左缘上行一段短距离后,即注入左静脉角。
食管胸段
食管胸段在上纵隔内位于气管与脊柱之间稍偏左侧。 经主动脉弓后方至其右侧,在后纵隔内沿胸主动脉右侧下行。 在下方再次向左偏斜,越过胸主动脉前方,在第10 胸椎高度穿膈肌入腹腔。 前面 从上到下有气管、右肺动脉、左主支气管、心包(分隔了食管和左心房)和膈。 后面 有脊柱、颈长肌、右肋间后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末端。 在穿膈肌之前,后方有胸主动脉。 在后纵隔内,食管与后方的奇静脉和脊柱之间有一长的右胸膜囊隐窝。
在上纵隔,食管与主动脉弓末端、左锁骨下动脉、胸导管、左侧胸膜和上行于左侧气管食管沟内或附近的喉返神经相邻。 在后纵隔内,食管左侧与胸主动脉和左胸膜相邻。 右侧与右胸膜和奇静脉相邻,奇静脉末端位于食管与右胸膜之间,绕右主支气管上方,呈弓状向前注入上腔静脉。 在肺根下方,左、右迷走神经沿食管下行,右迷走神经主要走行于食管后面,左迷走神经走行于食管前面, 二者相汇合围绕食管形成食管神经丛。 在后纵隔下部,胸导管位于食管右后方,向上行于食管后方并逐渐左偏,约至第5 胸椎高度行至食管左侧,并在左侧上行。 紧邻膈肌上方,食管右侧可有一较小的浆液性心下囊,是独立的右气肠隐窝顶端的位置。
食管腹段
食管与胃的连接
食管腹段从右隔脚开始,位于正中线的稍左侧,在第10 胸椎水平,穿经肝左叶后面的食管沟,形成一长约1cm的截头圆锥体,向左锐转弯与胃贲门相接。其右侧缘平滑地延续为胃小弯,而左侧缘与胃底相连接, 二者之间以贲门切迹为界。食管腹部包含于小网膜的左上部内,前面及左侧面由腹膜覆盖,并且腹膜从食管后面反折到膈形成胃膈韧带的一部分。胃左动脉的食管支经胃膈韧带到达食管。食管后方为左膈脚及左膈下动脉。
在食管穿膈肌时, 左、右迷走神经与食管的毗邻关系有变异。通常左迷走神经包括2~3 支固定分布于食管前面,右迷走神经为一较粗的单干,距食管后面有一定距离。
相 关 阅 读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1.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