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北医回忆录(2017→2018→2019)

大家好,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人是2018年毕业于一所双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老家的一个二本学校),2017年年底第一次考研,报考北医二院,总分302,一战失利,毕业后2018年年底二战北医,报考二院,总分340,经过一轮调剂,被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录取,心内科,专硕。结果还是很喜人的。由于自知分数不是很给力,之前也没有想着写东西出来。最近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开学,所以决定好好回忆一下自己的考研之路,也会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前车之鉴。毕竟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踩了好多雷呢。说出来可以帮助大家躲避雷区。备注:本人文采欠佳,就这些还是我打了好多天草稿才成的,良心可鉴。
1、关于报考院校及专业
在大四,基本上班里的同学都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也不例外,开始可能我就是那个不知道干啥,看别人干啥自己就跟着干的人。有的人为了就业,我不知道我为了啥,后来,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一点点的明确了我为啥考研。我想换个城市,想换个学校。我天生好玩爱溜达,本科学校所处的城市远远不能满足我对于生活的追求。可能当时年轻气盛,我想去北京。那就有北医,协和,首医这三个选的了,再想一想,自己高考的时候虽然是过了一本线了,但是也没有很努力的挑战一下自己。于是,我冒出了想考北医的想法。北大啊,第一次想到自己要报考北医,都打一哆嗦,惊到我自己了。从我想考研,到我决定报考北医,我大概只考虑了一天(虽然这一天我只在想这一件事)。后来,随着日复一日对自己目标的明确,再也不觉得那里遥不可及,闭上眼,就在前方,向前一步,我就离我的目标更近一步。至于专业,我能确定外科三年的规培我坚持不下来,实习时在手术室里被手术室护士骂得从内心表示拒绝。而北医报考,只填报某医院的二级学科,不再往下分了,那就报内科,可选择的机会多,哪个内科都成,但若问心里喜欢的,我最想去的就是心内科,所以一直都最后,我都觉得我这真是幸运的。
2、一战(2017年12月)
由于我志向远大,从小到大没这么认真过,老父亲一激动就给我报了个考研vip小班型面授课程,我一看这架势,努力学习没商量啊,花了这么多钱。于是我就去上课了。至于什么机构什么人办的班我就不透露了。只给大家形容一下当时的情景,如果你们打算报班,请擦亮双眼,及时止损。从2016年9月份开始就上课了,有的小同学说这已经下手很早了呀,别着急,听我向你慢慢道来,每个周六周日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四点多,中间有休息时间,大概跟上高中那会作息差不多,有的时候有晚课,上到九点多。比如词汇课,连着搞个五天多吧,这样相当于大半个月过去了,请的是某大学本科英语教师,拿着近十年真题,从阅读理解开始不读全文,只挑单词拿出来翻译,如念经一般头昏脑胀的上了不知道多久的课,每次上完课我都觉得我没记住啥,最关键的是我还没力气看别的东西了,成功的被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到10月份了开始上阅读理解课,换了一位老师,是另一所大学的本科老师,该说不说,这个老师比上一个水平是高了一些,责任感也可,就是不是很懂考研,不是专业研究考研英语的老师,其实我个人觉得,跟着专攻考研的老师走才会让你事半功倍。这位老师从十年真题入手,翻译,一句一句翻译,然后翻译题目再翻译答案,至于解题技巧,几乎没有啦……还有翻译课,对,还是翻译,就是念。写作课,新题型课……一直上到2017年年底,多少节课啊,一整天一整天的上。有的同学问了,那你岂不是英语打老多分了。你想太好了,小朋友,英语我考了59。我自问英语底子还可以,大一四级551,大二六级561,没有刷分哦,我都只考一次。那考研咋考这么低,我也纳闷呢,听我说哈,首先,我四六级是自学的,而在考研班,我一直处于被往脑子里灌的状态,实际是没有记住多少,因为上课占据了我80%的时间,没有复习时间,课上老师是不会带你复习的,英语很关键的点在于重复,这个我没有做到。还有,考研班新题型一直在讲7选5,老师说了这个考的多,结果2017年考了排序,我只对一个,不会呀,几乎没准备啊!接下来说政治课,也是某大学本科教师,马原大道理讲的真不错,就是跟考研关系不大,也是一上一整天,上了不少课,政治和英语安排的时间远远超过西综,为啥,面授班啊,不得请几个大拿,有名气的老师来上课嘛!能一直请嘛,都是外省的,就是挂个大拿老师的名头,实质上不了几次课的,那科时只能请当地大学的英语和政治老师来凑啦。内科和生理请的是非常有名气的老师,然而,没有讲完,生理那个老师来讲一次课,一次上一天或者两天,一直到17年10月份还有好几章没讲完,到最后生理也就讲到神经系统,内科学就更搞笑啦,老师一共上了8次课,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八次,最多8整天吧,只讲了循环和呼吸系统,外科某知名考研老师上了三天,后来换了一个某医科大学普通老师,又讲个两三天,还是没讲完呀,病理也是16年10月份的时候讲一半,隔了好久又讲一半,也是本科医学教师,生化一个本科教师,讲了一遍,一共也是十多天吧,都是出来赚外快的老师,在提升考研分数这块跟那些专攻考研的西综老师没法比。讲完的最多就是一遍,像内外根本没讲完,我现在想想当初谁给我的勇气上的考场呢?真有胆量,西综187。政治57。嗯,一战就这样毫无悬念的结束了。跟大家再声明一下哈,我说这些是陈述事实,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考研班,只希望大家在报班的时候擦亮双眼,及时止损,选择有的时候比努力更重要,南辕北辙太悲摧。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复习节奏,无论你准备成什么样子,你都要在同一时刻与大家一同上战场,考研,是有时间限制的。学习这件事,一定要靠自己!靠自己!靠自己!考研班只能是辅助,如果你发现它不但不辅助,还耽误时间,干脆不要去了。
3、过渡~心态的调整
2018年7月15日,毕业了。一战之前内心是很排斥二战的,觉得“丢人”,浪费时间,有本事第一年就考上啊!一战之后,这种想法更强烈,开始自卑,否定自己,充满挫败感和负面情绪,直至19年上岸了,这种想法才慢慢被消化。后来才明白,所谓的丢人,不过是你放不下的虚荣心。其实别人没有你想得那样在意你,是你自己把这一切看得太过沉重。当然啦,身边确实可能会存在一些好八卦,爱嚼舌根的人,那又怎样呢,生活是自己的,这些可有可无的人和事值得你费神吗?不需要你评价,我觉得我还行。很多考研路上的心理障碍都是自己造成的,当你忽略周围的那些可有可无,你就轻装上阵了。关于考北医,又二战北医,我还真听到过不少挖苦,现在回忆起那些人,还真是有些可笑呢!不要试图伤害我,因为我根本看不见你。
一战成绩出来之后我去找了我的导员,这个老师虽然不是从大一就带的我们,但是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一直带毕业生。老师劝我不要二战,尤其是二战名校,老师觉得我调剂回本校就挺好,毕竟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是考不上研究生的,差不多就得了,一个女孩折腾啥啊,但是我,不!甘!心!嗯,就这个原因,我回想自己一年的努力,感觉被坑了,不想让这个成为我一辈子的遗憾。
毕业之前,我报名了我们学校附属医院的公益岗,有了挂靠单位,这样我就可以参加2019年的执业医师考试了,研究生比同学晚了一年,执业医不想再晚了。(后来执业医也顺利通过了)考上研我也没彻底放飞,也是去医院的。
毕业之后我没有马上去教室上自习,而是出去玩了两周,五年都没出过远门,去西安,换换心情,外面的世界真美好啊,后来直接飞到北京,只去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就是去看看,这样以后心里有了更清楚的模样。门卫小哥很友善,我跟他说,我明年要考这里来上学,我想进去看看什么样,他就让我登个记就进去了。我就进去看看这个想来没来上的地方,告诉自己再试一次,不后悔就好。
一战之后,我还给自己报了一个舞蹈班,每周两节课,每节一个小时左右。离我上自习的地方不远,每周我都坚持去,无论刮风下雨,从未旷课,一直跳到考研前3周才不去。来回走的路上都会觉得自己得到了放松,从那个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中出来了。流过汗之后脑子特别清楚,继续学习也觉得没那么苦了。所以我不是那个自习室里学习时间最久的人,因为我一战就是几乎不离开位置一直在上课呀,结果呢,所以一战的教训告诉我这种方式不适合我,我需要劳逸结合。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哈,不适合我并不代表不适合任何人,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嘛,所有的经验呀教训呀都是别人的,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坚持,这是很关键的,不用看别人,啊!他学到多少啦,我才学到这,怎么办呀?别慌!千万别慌,因为我用一年的时间证明了学的都是不会考的这件事才最可怕。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才最酷!还有啊,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报舞蹈班哈,跳舞我纯是想起来活动活动,大家可以选择跑步啊,跳绳啊,和小伙伴小男/女朋友打打羽毛球,乒乓球啊,再不济来个平板支撑都是可以的,只是这些我都坚持不住,我不感兴趣而已。我也没有小伙伴,没人跟我考一个地方啊。适当运动我还是鼓励的,至于怎么动看你们自己爱好喽,这个是放松的时间,不要选择你讨厌的运动,还能避免你考研发胖,还真有同学考研准备的很辛苦,没考上不说,还给自己喂胖20斤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考研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你生活的大部分,但最好不要是全部。给自己留有一分余地,也算是好好爱自己。
4、二战(2018年12月考试)
8-10月:回去以后,我把考研班的那些“资料”统统扔掉,好好想想,一战主要西综差了,时间没用到位,一遍都没看完。这次一定得好好准备。我问了考上研的同学,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案,在此分享给大家。首先,西综满分300分,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最重要了,我买了贺银成的全套讲义,外科买了李睿的零笔记强化满分秘籍,不知道现在他们还对外卖不,如果买不到了,推荐老贺。还买了黄皮书真题。学习过程中我是有看视频课的,生理,病理,内科,看的老贺视频,1.5的速度配上老贺的口音看的我是嘻嘻哈哈孜孜不倦,配上讲义,老贺的外科讲义和视频我都没有看。外科视频看的就是李睿,主要的普外,骨外,总论,像泌尿和胸外我觉得就有点占用时间了,因为这部分分值较少。说实话,看视频课挺占用时间的,但我有的时候会读不下去,我就会选择看视频课。生化看的是刘不言,用的是老贺的讲义,笔记直接写在讲义上,生化二战的时候就是背讲义,视频看的很少。就是背就完了,生化不用太久,研究再深,分值在那呢,不求满分。讲义看完会把对应章节的黄皮书真题做了,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不会的上书上看,这个过程比较费时间,但第一遍必须打好基础。我的书看的不多,因为8月份开始,说实话,时间紧。基本上10月底除了外科视频没看完,其他科目的讲义,真题,基本上过一遍差不多了,对了,还有老贺的练习题,我认识的西综考的不错的同学这个是有做的,但我没有全部自己做,有的是直接把答案写上,把自己的盲点标注出来,偶尔翻看一下,因为这本习题的出题风格跟真题还是有些区别,出题点也有偏一点的,做完错一堆太影响心情,所以我就看看而已,后面11月以后基本就没在看这本练习册,还有紫皮书,我也没做,这只代表我个人看法,大家酌情借鉴。这中间插了政治及英语,我是这样的,政治一直跟着徐涛老师,基础课视频没看,从强化课开始看的,买的对应的核心考案,优题库,和最后冲刺的小黄书,一直跟着老师的节奏,徐涛老师有微信公众号还有微博,可以每天看一看,但不要以此为借口,抱着手机半天不撒手。每天西综学的不耐烦了就换换脑子,看徐涛老师的视频,做题,看不完就放那块,后面的接着跟,有时间了就补上来,毕竟要以西综为重。英语就是买了何凯文的1575,翻了两遍,每次翻个20分钟吧,偶尔听听微信公众号号里面的每日一句,一战的时候我是把每日一句抄下来,翻译,每次都搞个一个来小时,费时,二战的时候我就放飞了,就干听,有的时候一天听两遍。然后何凯文有个五夜十篇的课程,那个我是有认真听的,好好理解他讲的东西,不求量,求质,看完觉得通透多了,然后基本上每天一篇真题阅读理解来保持这种通透的感觉。对了,零碎时间我会用app来刷题,挺方便的,还有讲解,偶尔个别题目有争议,不要太纠结,毕竟医学至今都有未解之谜,这些有争议的题目不该成为你厌恶考研的借口。这三个月基本上就这样过来了。如果大家时间充裕,可以早下手的话,还是建议以看课本为基础,毕竟讲义是浓缩之后的,打下的底就是小范围很难取得高分,考北医,报抢手的医院,你的分数必须要高,才有把握。第一年耗费了我太多精力,第二年我很难做到像第一年那样笃定,不时心里会有质疑和担心,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希望你们可以一战成功,不要再战。
11月~考前:
这个时候西综我大概就是以题为主了,再做黄皮书,发现错的题继续错,没事,再做。手机软件➕纸质版的贺银成成套真题,近十年,反复做。其实我也只是个别地方重复做,所以这也是我西综没有高分的原因,希望大家早下手,为后面多争取一些时间,即使是二战,前大半年也忘得差不多了,不要太高看自己的底子。这个时候要掐时间,模拟在考场上的感觉,成套的题可能达到240-250这样,别激动,这里的大部分题之前都做过,现在的考试已经很少很少有原题了,所以别高兴太早。模拟题我也做了,老贺的应该是五套,做完直接崩溃,因为分很低,硬着头皮做完了,还做了傲视天鹰的几套卷,具体几套我忘了,这里面有不少押中的考点,可以考前反复看,还有考前小亮老师有冲刺几小时的课程也值得一看,几小时来着?记不清了。英语就准备一些比较不错的句子,基本上我的作文从学英语那天开始所有的考试都是现编,没背过模版,这个看个人情况吧,这个别学我,我胆子比较大。考试前一天我看了唐迟老师的新题型,因为第一年考研班一直在讲七选五,结果那年考了排序。所以二战的考前一天,我看了唐迟的新题型的解题思路,重点看了排序,看了两遍,第二天上考场,考得还是排序,很庆幸,我都对了,英语68,其他的题目跟第一年分数差不多,但是这一年我英语省了很多时间,还比第一年多了9分。北医往年单科是50,我想着怎么也都能过线,所以政治和英语没有太紧张。报考北京地区,这个分数还凑活吧。希望大家努力上70,因为这样在北医读研期间英语是可以免修的。我是因为六级过了550所以我也免修了。不过,2020年分数线好像55,55,180,350。具体情况没有定数,一切皆有可能,报北医就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政治还是跟着徐涛老师,背了小黄书,还有肖八,肖四,选择都是自己做的,然后对答案,平时也就30多分吧,过40分的少,简答题就是背大点,关注一下时政。这里说一下,选择题很重要,有传说北京地区压分,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这个选择题一定要好好准备,北医是单科划线,英语,政治,西综以及总分一共有四个线,一个不过都没得商量。所以偏科的同学一定要慎重报考。最后学校会放大榜,每一个学号对应的每一科的分数全部在学校官网公布于众。不过听说2020年这一届好像没有大榜,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5、调剂
二战带给我的压力远比我想象得要大,当我8月份跟着下一届学弟学妹们坐在教室里上自习时,我才一点点意识到这条路比我想得坎坷许多,我没有了一战时的勇气和信心,越临近考试越容易处于消极情绪之中,但好在我一直没有放弃,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考了,我了解我自己。就这样,上了考场,自己心里还是有点底气的,感觉比一战的时候充分多了,肯定比一战强很多,终于可以一血前耻了。然而,就在第一天考试进考场前,身体出现特殊状况,这里就不具体说了,差不点没进去考场,整个两天也都是晕乎乎的状态。所以说呀,女孩子,考试前还有个特殊的事情别忘了做足准备。但是曾有个老师说过,你要准备够够的,即便拉稀拉死你也不耽误你做题,对于这个,我只想说,呵呵……这个不是在找借口,只是想告诉大家,考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不要慌,顺其自然,不抱怨,不后悔就好啦。
最后我的成绩出来了,一血前耻没整成,比期望的低,西综207,政治65,英语68,总分340。刚开始看到这个分数的时候我觉得我又凉凉了,因为西综太低了,感觉过不去线啊,2017年西综是215。没心情准备复试,后来分数线出来了,政治英语涨了,西综居然降了,变成200分,我的天啊,这不是天助我也嘛!从知道我自己的分数开始我的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啊。听我娓娓道来,首先,我报的二院,内科,毫无意外的高分扎堆,350才能进复试,我要是报个耳鼻喉,皮肤……就进复试了,所以我只能院外调剂,这样就等着了,在此期间我也没闲着,各种找信息,由于我的学校很少很少有人报北医,考上的在我之前就一个学长,所以我真的很艰难,但我一直在争取,加各种群,后来在北医复试群里认识一个小伙伴,真的特别感谢他, @污云压城城欲摧 ,他给我分享许多关于北医复试的消息和流程,有很多我自己根本找不到的东西,所以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他,考研真的也是一场信息战。后来想想,我没进入复试也是一件很庆幸的事,因为我直接就院外调剂了,先是接到了几个医院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去参加复试,我选择了民航,是专硕,还是心内,正是我想要的,当然,你想要的也有别人惦记,我还有个竞争对手,同样也是报了二院内科专硕的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医学部的统考,民航医院的笔试专业课汉译英,英译汉,病例分析,名词解释,选择题,还有面试个人全英文自我介绍,英文回答问题,临床技能以及各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多位老师轮番轰炸以后,我,很荣幸的被录取了,初试和复试我都略胜一筹。各占50%,初试多打点分还是很重要滴。还有英语啊,很重要。
6、关于民航
我两次一志愿报的都是二院内科专硕,现在想想,即便是进了复试我还不一定能学上想学的专业。与其报一,二,三院高分扎堆的地方,倒不如直接报个相对竞争没那么激烈的医院呢,但这些我都是后知后觉,如果早点知道我接下来要说的话,我可能直接报民航。民航是这样的,有北医硕导资格的老师不多,北医每年只会给民航2个名额,目前是这样。什么专业取决于当年招生的老师,这个不是院内人员特意打听就不得而知了,招生目录上是不会写出来的。我们一共6名研究生,科教处的老师对我们可以说是非常好了。我们住在一个三层的教学楼,像个小别墅,有好几间大教室,还有打台球,乒乓球的地方,寝室是上床下桌,每个人还单独配一个大衣柜,寝室还有空调,一个大阳台,洗澡也很方便,还有专门打扫卫生的人员。学硕第一年是住在北医学校里的,第二年就来医院这边的。专硕就直接住在这里,就在医院院里,去转科走几步就到了。但是个别科室需要我们去北大一院,朝阳医院以及地坛医院轮转。住宿是免费的,嗯。旁边还有个特别大的免费公园。目前我只轮转了自己科室,我的导师,科里的领导,哥哥姐姐待我都极好,让我很有归属感。一志愿报考我们医院的同学很少,大部分都是调剂过来的,大家之前都没有听过这个医院。其实,报考北医没有那么难,如果不能保证自己370分以上,并且不偏科,可以考虑报考民航以及其他很多个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北大的医院,这样胜算更大一些的。所以,北医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它有很大的调剂系统,但你一定要有强大的勇气报考北医,因为你想的和你最后得到的往往会不一致,有很多未知因素,有du的成分。一切前提,是过校线。过了校线也不是就一定能考上北医,不是所有人都有调剂资格,过线以后如果不是倔得一定要上哪个专业或者一定要上专硕的话,绝大部分人还是会有书读的。有可能要经过好多轮复试,过程很煎熬,有一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就放弃了,很可惜,终究没能扛下所有。不是过了初试就万事大吉了,不到最后录取,一切都还尘埃未定,要坚持住。
碎碎念了这么多,每个字都是我在手机上一点点敲的,这篇帖子我从打草稿到写出来前前后后用了四五天,算是对自己那两年的一个总结,给自己一个交代,日后再看,也算欣慰。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别人帮助。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走在了自己想走的路上,即便中间有那么一些小插曲,但我终究是来了,二战的经历让我也有了格外的收获,晚一年不见得是坏事哦,可能会遇到别样的缘分,晚一年,也许会遇到更好的人和更美好的世界。总之,只要努力向前就好了,其他的就交给上天安排吧。祝愿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得偿所愿。加油哦……
最后编辑于 2021-12-22 · 浏览 4.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