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技巧

子宫内膜异位症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发生率5%~15%。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7%~44%,其中2%~50%的患者无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盆腔疼痛、盆腔包块和不孕。且治疗后复发率高。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分型:
根据囊肿大小及异位病灶浸润程度进行分型:I型、II型(IIA型、IIB型、IIC型)
I型:囊肿直径多小于2cm,囊壁多有粘连,解剖层次不清,手术不易剥离。
IIA型:卵巢表面小的内异症,内膜种植灶表浅,合并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 手术易剥离。
IIB型:卵巢囊肿壁有轻度浸润,层次较清楚,手术较易剥离。
ⅡC型:囊肿有明显浸润或多房,体积较大,内膜种植灶已穿透卵巢內膜异位囊肿壁并向周围扩散,囊肿壁与卵巢皮质粘连致密,较难剥离。
手术适应症:
手术可缓解疼痛,并增加自然妊娠的机会,术后1-2年的自然妊娠率平均可达约50%。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4cm;
2、直径>3cm并伴临床症状严重(盆腔痛),应考虑手术切除;
3、为改善疼痛或卵泡获取率,胚胎移植前根据卵巢储备情况可考虑切除直径>3cm的巧囊。
4、特殊部位引起症状的病灶。
注意事项:
1、分离卵巢解剖结构、尽可能清除病灶,在术中应遵循“看见病灶即刻治疗”的原则,冲洗盆腔,尽可能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2、避免卵巢血供损伤(子宫动脉卵巢支及卵巢动脉或其二者的分支);
3、忌大面积电凝、烧灼止血,缝合止血可以避象电凝止血对卵巢的热损伤;
4、了解输卵管功能;
5、卵巢内异症囊肿应行囊肿剥除术,而非囊液抽吸术或囊壁电灼术,术中应尽可能剥尽囊壁。剥除囊壁可提高术后自然妊娠率。
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手术技巧
1、术前充分沟通,完善肠道准备;
2、尽量游离粘连,恢复解剖,黏连部位即为病灶所在。从正常组织间隙开始分离黏连,恢复解剖;吸尽囊内巧克力样液体,并将囊内壁冲洗干净后剥除囊壁;
3、剥离囊壁过程中,找对层次是关键,剥离囊壁时应将卵巢组织从囊壁上剥离,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减少正常卵巢组织的丢失,分清剥离层次,操作轻柔
4、重建卵巢时不要剪除囊壁外看似多余的组织,尽量多的保留卵巢皮质·,避免盲目、粗暴的撕拉;
5、手术切口尽可能远离卵巢门,注意卵巢门及卵巢固有韧带处血管保护,卵巢门部位病灶的操作尤其谨慎,避免过多、过紧的缝扎影响卵巢血供;
6、优先选用缝合止血,尽量避免电凝对卵巢的热损伤;
7、术后预防粘连,合理使用防粘连耗材。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关注点
1、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需要正确的、全面的术前评估及熟练的手术技巧;
2、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慢性疾病,术后预防复发,需要长期管理;
3、强调初次手术的重要性,并从手术中获益,注意术后随访,避免再次手术;
4、卵巢巧克力剥除术要旨:去除病灶,注意保护卵巢,以避免卵巢早衰;
5、术后长期管理为:手术+药物,如不孕需与生殖科衔接。
参考文献
1.Leyland N, Casper R, Laberge P, et al. J Obstet Gynaecol Can.2010;32(7 Suppl 2):S1-32.
2. Jadoul P, Kitajima M, Donnez O, et al. Fertil Steril. 2012;98(3):556-63.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3)161-169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4.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