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为什么我佩服的中医都没给人开预防新冠肺炎的处方?

发布于 2020-02-02 · 浏览 5716 · 来自 Android · IP 湖北湖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9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原创 孙寅翔 

img

昨天一大早起床就看到朋友圈里面被评论双黄连口服液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的消息刷屏了,大多数的中医同道们都在微信中发文表示这个方法不靠谱,我也觉得这个方法不妥当。

印象中我开始上大学学中医以来,每逢有传染病,总有一些医生给人开出预防的处方,也总有几味药要应声大涨价,让我痛心的是,本来就不够用的中药被滥用,服药人的体质也被弄得更差。


而我真正佩服的中医——比如姚梅龄老师、何秉儒师兄等,他们对疾病都有很高的诊治水平,也都是把保护病人的健康视作自己生命线的好医生,但是他们都从来没有针对疫情开过建议群众服用的中药方子,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用一个或几个方子能达到减少很多人感染的目的,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



下面就我现有的水平对他们不开防病处方的原因进行分析,不一定能代表他们的本意,而且本人水平和见识有限,如果有不妥请大家帮我指出,我会非常感激。


中药不是自身和疾病战斗,而只是人体的传令官,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消耗人自己的物质能量。


我以前刚学中医的时候也觉得服用的中药后都是中药本身和病打仗,属阳的补药吃下去,这味药就输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把属阳的物质补足,清热的药物吃下去,这味药就把身体里的热邪清掉,就这么简单。


而通过这些年的读书和临床,我现在对中药作用的理解是其实中药的主要作用是人体的传令官,对人体内部的物质和能量下达指令,使这些物质、能量按照医生的意图来运行,用药的医生就像指挥患者物质能量的军师或宰相。

img


所以范仲淹先生应该是对于医生和宰相的工作性质了解得非常清晰的人,才能说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样的话,因为好的中医和宰相都能统筹全局,只不过一个是把人体内的物质能量梳理到正常,一个是把整个国家的运行安排妥当。


虽然医师和宰相都不是做具体工作的(人体内完成各种生理活动靠气血阴阳等生理物质,国家完成各种活动靠各种资源和人才),但是经过好的医师和宰相治理,能把人体和国家的资源、能量安排得恰到好处,发挥其最佳的作用。


如果没有孔明这个好宰相统筹全局,只有关、张等实际战斗的人员,蜀国不可能走上腾飞的道路。医师收集了患者身体的信息后,分析患者身体的偏颇,作出符合当前情况的治疗规划,再根据这个规划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向身体传达指令,中药是中医治疗手段的一种,也是一个“传令官”。


我们习惯上把中药分成攻击病邪的攻药和补养正气的补药。我在以前写过的文章中提到过自己对于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攻药的作用机理即是将身体中潜藏而未发挥作用的属阴或属阳物质调用到某个层次,如麻黄等辛温解表药可将身体潜藏的属阳物质调动到体表,黄连等清里热的药物身体潜藏的属阴物质调动到身体内部。


补药的作用机理是加速用原料(主要是精)转化合成其他的生理物质并留于体内,如黄芪可将水谷之精转化为气并运送至身体浅层,肉桂可将肾精气化为肾阳。


即便是可作为食材的药物,比如大枣、枸杞,在充养水谷之精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水谷之精转为其要补充的营(一种中医生理物质)和肾精、肝血。


人体对抗病邪的免疫物质在中医理论中一般来说是通过营、卫、气、血、阴、阳、津、液、精九种生理物质来实现的,卫、气、阳是属阳的物质,而营、血、阴、津、液则相对属阴,精按照我现在的理解,应该是阴阳未判的阶段,动则气化生成属阳的物质,静则濡润、宁谧而表现阴的性质。


病邪侵犯哪一个层次,人即把阴阳属性与之相反的物质调用到那个层次对其进行化解,如果属阴或属阳的物质不够用,人也可以在身体中自行加工,而加工的主要物质基础即是精。


如果人生病后,自己抵抗病邪的功能出了问题,无法把相应量阴阳属性与病邪相反的物质调用到相应的地方(实证),或者身体内根本没有相应量的物质可供调用(虚证),中医师就用攻药把物质调用到相应的地方,用补药让身体迅速制造出更多所需的物质。


为什么我对中药会有这样的认识?其实这些都在临床中可以得到验证。王太仆在《素问》的注解中写道“寒之不寒责其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这句话就是针对攻药而言的,意思就是人身体内潜藏的属阳物质衰少,即便用温性的攻药,也不能达到温热散寒的效果,体内属阴物质衰少时即便用寒性的攻药,也不能达到清除热邪的目的。

    

临床中也碰过阳气虚损的水饮病人,用大量的干姜、半夏之类攻药,都无法化除水饮,只有通过用附桂八味丸之类的药把阳气慢慢养足,才能逐渐把水邪化去。


而补药也是人体的传令官,它传达的指令是加速用原料(主要是精)转化合成其他的生理物质,得出这个结论主要是以前跟诊姚椿龄老师的时候听老师说补药不是直接就能补人体的气血阴阳,如果能直接补的话,那么有钱人天天吃十全大补丸不吃饭气血阴阳也会非常充足。


然而事实上食物没吃好,用再多补药也补不起来,因为十全大补丸主要是把人的水谷之精、肾精转化为气血阴阳,不好好吃饭,水谷之精不足,加工成气血阴阳的原料也不够。


我自己以前在临床中用补药,特别是补气药,有的病人用了两三次都没效果,后来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才发现他们不吃或很少吃淀粉类主食,纠正了这个误区,让患者主食吃够,水谷之精充足了,再配合用药,气就能补得起来。


所以,不论攻药还是补药,其主要作用都不是直接参与疾病的治疗,而是充当传令官的角色,将医生的指示传达到人体各处,治病时真正起作用的主要是人体自身的物质,也就是说服中药治病时要消耗人本身的物质。


健康人服用中药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对于人身体健康的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的是“阴平阳秘”,姚梅龄老师在课上解释为“阴阳平秘”,也就是人体属阴和属阳的物质处于平衡和秘藏的状态,可以随时被调用出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抵抗病邪。


在没有明显病邪和某种生理物质偏虚的时候,我们何必用攻药把潜藏的生理物质徒然消耗,或者用补药加速消耗原料(主要是精)转化合成为其他生理物质呢?


昨天朋友圈中火爆的双黄连口服液是我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它里面的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全部是偏寒凉的攻药,调用身体内部潜藏未用的属阴物质到达身体表里(偏表更多),如果人体本身有热邪形成的疾病,这些属阴的物质可以清除热邪。如果身体没有热邪,这些被调用出来的属阴物质可不会乖乖再回到原位,而是把相应部位人体正常的阳气中和消耗掉,造成人体表里阳气不足。



据实际接触过武汉疫区病例的仝小林院士说,本次武汉病人的病因主要是寒湿为主,寒湿均为阴邪,用双黄连消耗掉阳气后,抵御寒湿阴邪的能力降低,反而是把自己变成了更加易感的人群。


如果像某些指南中所说,用玉屏风散使人体的卫气更充足,是不是就更能抵御本次的疫病?毕竟卫气可是属阳的生理物质啊。


没错,对于单纯卫气虚的人,用玉屏风散的确可以起到预防本次疫病的作用。但是,真正单纯卫气虚的人又有多少?如果卫气不虚的人通过玉屏风把气调动到体表,可导致体表卫气过盛,“气有余便是火”,而生成体表的火热之邪。火热之邪一旦生成,也会消耗人的气,所谓“壮火食气”,会造成气消耗过多(《伤寒论》中阳明热病消耗了气津也要在清热的白虎汤中加用人参),也不利于预防疫病。


所以在身体没有偏颇的时候用药,反而容易造成局部或全身的阴阳不平衡,产生阴阳偏颇的状态,其实离疾病是更近了一步。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用一个或几个方子想把每个人的体质偏颇纠正,达到阴阳更加平衡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佩服的中医没有一位给人开出了预防新冠肺炎的处方,也劝大家不要自己随便服用各种媒体上公布的处方。


那么疫病来临,我们怎样做才能降低自己感染的机会呢?

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在何秉儒师兄年三十晚上熬夜写成的那篇文章中,就写了详细的护理方法,我感觉写得很棒,这里摘录下来并作少许修改:

1、隔离:不要到人多聚集的场所,不要久待不通风的密室,暂不要接触近期出入过武汉的人。口罩在人多的地方还是必须使用的,但也不要戴太久,一般3~4个小时就需更换。

 

2、保暖御寒:穿衣服要达到手足温暖的程度,并且活动起来能出微微汗为佳,尽量少下冷水,西医官方消息称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所以环境低温不利于此病的预防。

 

3、饮食清淡,禁食生冷:近期少吃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奶类少吃,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烹饪弄熟过后,比口腔温度高为宜,未经烹饪至熟的水果也是生冷食物,也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尽量不饮酒。


 4、运动锻炼: 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适当运动出汗,汗出后应及时擦干或更换衣物,适度增加新陈代谢,改善循环,让气血运行更加顺畅,锻炼体魄,从而增强免疫力。


 

5、除湿:阴雨潮湿环境容易滋生微生物,可以适当除湿,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65%以下为宜。

 

6、保持心情舒畅平和:在家隔离期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心情舒畅平和,隔离得好是不会感染的,所以也不必太担心。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5716

6 22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