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2020年新政策解读,“限项”规定重大调整!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会议现场给出的消息提示,明年基金申请又有新的政策变化,虽然新的指南还没有公布,但是基本上这些变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限项的重要改革
这个是最重大的改革,可以说会影响到明年国自然青年和面上项目的竞争格局,的从我的判断看,这个政策对明年普通的面上项目申请人(因为一些大佬因为限项不得不退出竞争)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政策。
1. 调整“申请和承担总数的限制规定'':申请(作为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承担(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总数为2项。
要点: 无论何种职称(高级、中级均纳入),总数严格限制2项。(原来的政策高级职称是3项;中级职称原来是限制主持一项,但参与并未限制)。简单的说就是现在只要你是高级或者中级职称,不管你是主持的还是主要参与的项目,总数只能有2项,注意这里指的是主要参与,后面会有说明!
依据: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的相关要求:“科研人员同期主持和主要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
解说:这个限项的调整最重大的改革,可以说会影响到明年国自然的竞争格局,的从我的判断看,这个政策对明年普通的面上项目申请人(因为一些大佬因为限项不得不退出竞争)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政策,当然现在你想拉上大佬给你站台也没那么容易了!
2. 关于“同期”的相应调整。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在项目资助期限届满当年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核心:结题当年项目不计入同期限项总数。
依据:两办所发《意见》中,使用的是“同期”的表述,申请当年批准,但项目执行时是在下一年,因此作出上述调整)
解说:就是说如果你前面一个课题今年要结题了,这个项目是不计算在限项规定范围内的。
3. 关于项目限制执行范围
2019年(含)以前批准的在研项目,高级职称主持或主要参与的,均计入限2项范围;中级职称主要参与的,不计入限项范围。
核心:对于高级职称,原来是3项,现在统一2项,以前的项目也包括在内(除了今年结题的);中级职称以前参与的项目就不计算了,从明年开始算。
解说:所以现在你申请项目需要慎重,青年基金还好现在不需要列出参与人,但是面上项目是需要的,不管你是中级还是高级,不要轻易参与别人的项目,因为搞不好就会给你后面自己申请项目带来障碍!你自己申请面上项目想拉上别人参与也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4. 重新定义“主要参与”
拟调整为: 将项目组成员分为两个层次:“主要参与者”和“团队参与者”。面上、地区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不超过2人(青年基金已于2019年取消了参与者),列入“总数2项的限制范围(与职称无关),团队参与者不列入“总数2项”限制范围。重点以上项目,根据情况设置“主要参与者”数量。
调整考虑:由于文件要求主要参与者无论什么职称都要计入总数限项范围内,因此缩小主要参与者范围,一方面科研人员会慎重考虑列入主要参与者的人员,避免''拉郎配” “拼盘”等;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科交叉的实际需求。
解说:这个就是说如果你是作为团队参与者参与别人的项目,是不受限项规定的,不计算的,但是如果是主要参与者那么就受到限项的约束了!
二、继续保持原规定的内容:
1. 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项目总数仍为1项。
2. 维持面上项目两年不中停一年的政策。
3. 维持优青、杰青申请时不计入总数限项范围的改策。
除了限项的政策调整,还有其他的调整政策:
1. 进一步推广无纸化申请试点,将面上项目和地区基金纳入范围(2020年无纸化申报类型包括重点、面上、青年、地区、优青等5类)。再也不用浪费那么多纸了!
2. 面上项目全部试点分类(4类:①鼓励探索,突出原创②聚焦前沿,独辟蹊径③需求牵引,图片瓶颈④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评审。你在申请的时候需要选择是哪一类,并且给出理由。
3. 人才资助体系升级,杰青、优青拟面向全球申请(含外籍非华裔),不设国籍限制。
4. 杰青、优青等不同层次人才项目(计划)互斥政策基本落地(加强统筹衔接,避免重复资助)。
5. 新杰青项目(从2019年批准的项目开始)经费试点“包干制”(计划书不再要求做预算,各科目不设比例限制,但需要承诺所有经费均用于研究直接相关经费支出)。详细内容见下面附录。
6. 试行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设立单独经费和评审渠道。
7. 工材和信息学部学科代码调整,取消三级代码。
另外此次会议还透露会加大对重点项目以及优秀人才(优青、杰青、创新群体)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资助数量。
欢迎关注逍遥君自习室(ixiaoyaojun)
最后编辑于 2022-10-09 · 浏览 2.4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