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如何选择肠道菌群的研究手段(一)——多样性16S测序 【肠菌研究方法系列讲解】

发布于 2019-11-06 · 浏览 2.1 万 · IP 未知未知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17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肠道菌群聊了好久了,关于它的研究方法——多样性(16S测序)、宏基因组(Metagenome)、宏转录组(Metatranscriptome)、宏蛋白组(Metaproteomics)、宏代谢组学,这些名词每天都会提到,但具体的细节一直没讲,今天准备逐一做下梳理,让研究肠菌的朋友在方法选择上有所取舍。

          一句话能大概说明白它们的侧重点:多样性(16S测序)研究团队(菌群)有哪些人及各种人的比例;宏基因组是团队能干什么;宏转录组是团队准备干什么;宏蛋白组是团队正在做什么;宏代谢组是团队做了什么。下面我一次慢慢把这些研究手段做一下介绍,不妥之处请及时指出来,相互讨论。


多样性16S测序(真菌18S)

img

          基因测序这个手段应用很广,16S测序是其中小小的微生物测序这一块,而研究肠道菌群又是16S测序应用的一小块。(测序发展到现在有三代,自2005年开始,以pcr扩增为测序手段是第二代,2008年第三代又叫高通量测序,不需要pcr扩,而是边合成边测序。)

           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 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16S rDNA是编码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rRNA的DNA序列,其含量大(约占细菌RNA含量的80%),分子大小适中(1.5kb),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在结构与功能上既有高度的保守性,还有可变区(保守区反映生物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可变区反映物种间的差)。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是细菌的系统分类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钟,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img

            另外,18S rDNA是编码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rRNA(18S rRNA)的DNA序列,序列中既有保守区又有可变区,保守序列区域反映了生物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高变序列区域则能体现物种间的差异。由于18S rDNA在进化速率上比较保守,因此在系统发育研究中较适用于种级以上阶元的分类。内转录间隔区ITS位于核糖体rDNA 18S、5.8S及28S之间,由于不需要加入成熟核糖体,因此在进化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多的变异,其进化速率为18S rDNA的10倍,属于中度保守的区域,利用它可研究种及种以下的分类阶元

          从上述知,16S测序的应用主要是:细菌分类及种属快速鉴定、各种属菌的丰度情况。其优点是不需要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能鉴定到许多不能培养的,未知的新菌种;方法直接便捷且速度快。其缺点是由于种间差异小,16S不能鉴定到种,需要其他手段如(宏蛋白组,宏代谢组)补充;另外基于PCR扩展,需要注意假阳性

          具体步骤如下: 提RNA-PCR扩增-建库-测序-数据分析

          不难得知:多样性检测属于扩增子测序(扩增子测序是对特定长度的PCR产物或者捕获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序列中的变异)。多样性的数据除了a-多样性、b-多样性分析外,还能对物种进行注释,下图是分析流程:

img

       另外,关于粪便样品做16S检测的取样方法和要求:无菌污染,200mg,-80℃保存,干冰运输

               下一篇:宏基因组

            如何选择肠道菌群的研究手段(二)——宏基因组 【肠菌研究方法系列讲解】

最后编辑于 2019-11-08 · 浏览 2.1 万

9 292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