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波三折!双肺多发结节怀疑甲状腺癌转移,超声未提示甲状腺癌,最后病理还是...

发布于 2019-06-01 · 浏览 3.5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天津天津

⚡此帖已入选「丁香病例库」,点击查看海量优质病例



分享一个我碰到的肺部病例。

病人先后接受两次不同部位手术,整个治疗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反思整个治疗经过,各种检查手段(CT、PET、彩超、病理)轮番上阵,但仍旧存在一些矛盾和疑惑之处。

病例简介

患者40岁中年男性,因“查体发现双肺多发结节1个月”就诊。患者平素无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盗汗、胸闷、气促等不适。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及长期服药史。

个人史:长期吸烟史20年,每天约10支,未戒烟。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肿瘤病史等。

专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患者外院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直径约1cm,高度怀疑转移瘤。

CT影像如下(视频可看肺窗):

previewplay video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患者在明确肺部多发结节后,同时完善了PET-CT。结果提示——

1、双肺多发结节,显像部分可见放射性浓聚,提示代谢增高,可疑转移,不除外炎症,建议活检或密切观察。

2、甲状腺左叶结节,明显放射性浓聚,请结合超声除外恶性,必要时结合活检。


初步诊断

双肺多发结节

                                甲状腺癌双肺转移?

                      原发性肺癌?

                   肺结节病?


诊疗经过

一、甲状腺彩超检查:疑云丛生

在初步怀疑肺结节为甲状腺癌来源后,我们给病人进行了甲状腺彩超检查。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嗯?这彩超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我们医院超声科实力毋庸置疑,对颈部肿物的良恶性判断向来很准,淋巴结转移和炎症的鉴别准确度也很高。但既然彩超考虑甲状腺肿物更像结节性甲状腺肿,那么这条甲状腺的线暂时搁置了。


、胸腔镜肺部肿物活检:再次明确

既然超声没有提示甲状腺恶性倾向,在向病人交代病情后,最终决定行胸腔镜下肺肿物活检术(VATS)

手术取左肺外周一个较明显结节。

术后病理提示——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让人大跌眼镜…

左肺结节石蜡病理结果提示:滤泡结构为主型的腺癌,结合免疫组化及影像学首先考虑甲状腺来源,不除外甲状腺滤泡癌。请结合临床。

难道术前彩超对甲状腺肿物判断有误?

在肺部手术后1个月,病人再次复查颈部彩超——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前后两次甲状腺彩超出现了判断上的差异,可能与超声科医生结合病人的病理病史有关系。

此次甲状腺彩超结果提示:甲状腺左叶实性肿物,考虑:

1.不典型结甲

2.不除外滤泡性恶性肿瘤(4a)

一切似乎即将水落石出…


三、甲状腺手术:术后病理再添疑云

此后病人于甲状腺科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双侧甲状腺切除+淋巴结清扫)。

术后病理——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最终病理提示:甲状腺左叶实性肿物为结甲伴腺瘤样增生,部分滤泡上皮轻度异型。

一波三折的治疗经过,肺部和甲状腺两个部位的手术,最终甲状腺病理却并非典型的甲状腺癌。

下一步治疗该何去何从?


四、病理会诊:来自病理深切的最终结论

后来病人于病理科行肺部肿瘤、甲状腺肿瘤的病理深切及再次分析。结果如下——

肺部肿瘤病理再次分析:仍考虑为甲状腺来源。

甲状腺肿瘤病理再次分析:

(左叶)甲状腺经全部取材及深切蜡块,可见肿瘤包膜部分侵犯,局灶可疑血管侵犯,考虑为甲状腺滤泡癌。待补充免疫组化进一步辅助诊断。


最终诊断

甲状腺滤泡癌双肺转移

病人已于甲状腺科接受碘131治疗。


预后(因患者尚在治疗,无预后数据,以下为文献复习)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两大类。其中PTC在DTC中常见,占85%以上,FTC较少见。文献报道,DTC患者十年生存率约90%,有10%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部位以肺为主、骨次之。

        FTC是滤泡细胞衍生的一种甲状腺癌,其死亡率高于PTC,部分患者初治时已经发现骨或肺的转移。早期诊治和密切随访是改善预后、延长术后生存期的主要手段。FTC常以临床病理血管、包膜浸润为诊断依据,有时因未见明确的浸润灶或取材不足而漏诊,超声及细针穿刺诊断困难,而细胞学标记物检测目前并不成熟。其诊断的唯一标准是肿瘤侵犯血管或(和)侵犯包膜。根据浸润程度不同,分为微小浸润型和广泛浸润型,大部分 FTC 是微小浸润型滤泡癌。FTC 具有发病年龄偏高、死亡率较 PTC 高的特点。


        手术是FTC的主要治疗方式。在ATA的最新指南中,对于PTC及FTC的手术建议并无区别。部分FTC是具有多灶性或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而FTC的治疗原则与PTC基本相同,即彻底切除原发癌灶及其颈部转移灶。FTC的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放射性碘治疗可应用于FTC的甲状腺腺外转移或广泛淋巴结转移等侵袭性强的病例,其可以全面改善Ⅱ期患者的生存期。FTC的最终治疗手段是激素抑制治疗,充分的TSH抑制治疗能延长高风险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FTC患者,结合TNM分期,其年龄越大、肿瘤越大、转移越远,其预后相对于PTC越差,而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均与远处转移有关。


总结及讨论

        该例患者以双肺多发结节为首发临床表现,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甲状腺肿瘤可能。初步诊断依据CT、PET、超声等检查结果做出。在PET提示甲状腺癌与超声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存在矛盾时,临床放弃了对甲状腺肿物进行进一步病理分析,而采取了对双肺结节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的方案。此处疑问为:是否先行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病理检查?

        超声因其固有的优势,作为最初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 FTC在超声表现上与甲状腺滤泡腺瘤相似,且其缺乏典型的恶性肿瘤的特征,容易漏诊、误诊。部分学者通过回顾性分析FTC声像图表现及临床参数,找到了一些滤泡癌的声像图特征,如肿瘤以实性为主,回声多为低回声,也可呈现等回声或高回声,但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可伴有液化,钙化形式多样,包括微钙化或粗大钙化,血流信号较丰富且局部信号较为杂乱,周边可伴有声晕,若声晕厚薄不均则更提示恶性可能。细针穿刺不能灵敏发现有无血管或包膜的侵犯,对于细针穿刺无法确定的怀疑FTC患者,需要结合超声、细胞学、临床、生物化学、核医学等检查,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或者观察。

        虽然马后炮而言,即使行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可能也无法得出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但按照原则,在甲状腺肿物性质不明情况下,考虑进一步行甲状腺病理学检查是有必要的。在细针穿刺病理结果仍旧未能确诊后,可以考虑对肺部结节进行病理检查。

甲状腺滤泡细胞癌 (8)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5 年零 34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后编辑于 2019-09-10 · 浏览 3.5 万

68 386 5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