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冠脉介入之桡动脉穿刺技巧总结

发布于 2019-04-01 · 浏览 2.6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6 年零 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冠脉介入桡动脉穿刺是第一步,如果过不了这一关,再好的术者也是白瞎

肱动脉的终支之一,在桡骨颈高度分出,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桡动脉在桡腕关节稍上方发出掌浅支入 手掌,与尺动脉末支吻合构成掌浅弓,终末支是掌深弓的主要构成部分

img


img

桡动脉是最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腕部桡动脉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 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 到桡动脉搏动。由于此动脉位置浅表、相对固定、因 此穿刺置管比较容易。桡动脉穿刺置管前需常规进行Allen试 验,以了解桡动脉阻断后来自尺动脉 掌浅弓的侧支分流是否足够。

img

在肱动脉分支处,桡动脉比尺动脉细,但在 腕部,桡动脉一般比尺动脉粗,亦有研究发现桡、尺动脉在腕部的平均血 管内径、平均血流量无显著差异,桡动脉和尺动脉吻合,形成掌深弓、掌浅弓 掌深弓主要由桡动脉供血,掌浅弓主要由尺动脉供血。

img

检查者用手指同时腕部用力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使 其停止后搏动。数秒钟后伸开患者手掌,此时手掌因缺血而颜色变白,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抬起,手掌立即变红,此乃阴性反 应,说明尺动脉供血良好,桡动脉穿刺取血安全可 靠;手掌7秒钟内不能变红为阳性反应,说明尺动脉 功能不良,不可在桡动脉穿刺取血,尤其不能放置 动脉导管,否则一旦桡动脉发生栓塞可引起手坏死。Allen 试验:手掌转红时间:正常人5~7s平均3s,<7s表示循环良好,8~15s属于可疑,>15s血供不足。>7s属于Allen试验阳性

 


img

患者常采用仰卧位,上肢外展于托手架上,穿刺者位于穿刺侧将患者手腕置于卷起的布垫或沙袋上,手掌向上,用

力握拳。患者手臂平伸外展,手掌朝上,手指指向穿刺者,将小枕放置患者腕部,使腕关节抬高5~8cm,并且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 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行方向,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做血气分析抽动脉血穿刺点可在桡骨茎突近端0.5cm即第二腕横纹 处,感觉动脉后搏动。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方向。此处较表浅


img

 直接穿刺法:

摸准动脉的后搏动部位和走向,选好进针点, 在局麻下进行桡动脉穿刺。针尖指向与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肤夹角根 据患者胖瘦程度而异,一般为30-45°,但对于 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 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1~2mm,固定针芯,向前推送外套管,后撤出 针芯,这时套管尾部应向外搏动性喷血,说明 穿刺成功。

 


img

穿透法

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同上见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5mm左 右,然后撤出针芯,将套管缓慢 后退,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针, 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进,送入时 无阻力感且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img

(红色剪头)桡动脉搏动强,分支多,不易通过,容易进入假腔,(绿箭头)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处,离腕横纹处近,桡动脉搏动强,但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导丝易进入分支,穿刺点过于靠近近心端,桡动脉的走行较深,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一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需要向近心端移动重新选择穿刺点。若原穿刺点过于靠近 近心端,也会给重新选择穿刺点带来一定的困难,多选在距腕横纹2~3cm处 (桡骨茎突内侧近心端1~2cm处),若该部位桡动脉迂曲,可再向近心端上移1~2cm

 

桡动脉穿刺点定位


img

 定位桡动脉穿刺点:单指(示指)/双指(示指+中指)

单指:将示指指尖中点定位在最强脉搏搏动点,对准该部位穿刺,遇到脉搏偏弱的情况,单指定位不准,可使用双指定位使较弱的脉搏显示清楚

局部麻醉的技巧:

在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刺前皮下注射过多的麻醉药物会造成穿刺部位的肿胀,从而影响术者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而增加穿刺的难度,建议应用“两步法”给予局麻药物,即穿刺前皮下少量注射麻药,穿刺成功后 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在注射麻醉药物时进针不宜过深,以免误伤桡动脉。

送入导丝:

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血良好,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 同时右手送入导丝,动作应轻柔。一旦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前送导丝,可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 角度或旋转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导丝顺利前送, 此时切忌强行推送导丝,以免误伤小分支导致前臂血肿的发生。通常情况下要求前送导丝至少应超过尺骨鹰嘴水平后再沿送鞘管。

置入鞘管

置入鞘管前,为减少患者的痛苦,常需在穿刺部位补充一定量的麻醉药物,并 做一皮肤切口以减少鞘管送入时的阻力。目前使用的动脉鞘管表面多附有亲水涂层材料,鞘管经水浸润后有助于降低鞘 管送入时的摩擦力,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送入鞘管时,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导丝的位置,拇指压住导丝的体外部分,右手持鞘的尖端,保持与血管走形方向一致,缓慢推进。如遇阻力应通过前送和回撤导丝来判断鞘管是否穿出血管。置入鞘管后一同撤 出扩张管及导丝,如能经侧管顺利回抽出动脉血,可判定鞘管位于血管真腔, 桡动脉穿刺成功。

 

 

 

 


最后编辑于 2019-04-01 · 浏览 2.6 万

37 1046 10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